新闻聚焦

“用养结合”保护耕地质量红线

2020-05-26 04:13:43

2020-05-20 河南日报

image.png

记者焦莫寒 

   “我生在农村、长在农村,土壤健康、粮食安全一直是我心里牵挂的大事。”5月15日,全国人大代表、河南远东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技术部部长党永富告诉记者,今年全国两会,准备的十多件议案与建议,绝大部分都与土壤保护有关。

党永富回忆,两个多月前新冠肺炎疫情肆虐时,他很是着急:“河南省约有8550万亩小麦处于返青起身期的后期,春节前后是关键期,若及时追施苗期化肥,小麦将会增产20%左右,如错过农时再补追化肥,会有旺长倒伏、生病减产的风险,而且没有被利用的化肥还会造成土壤环境危害。”

    思前想后,党永富决定捐赠总价值600万元的农业应急物资,让唐河、确山、鲁山、西华等4个县的20万亩小麦使用他们研制的高分子有机水溶肥料专利产品。党永富说:“这样可以有效激活土壤中的有机肥,让营养成分更均衡,把土壤肥力补上来。”

    党永富对土壤的关注不止于此,今年全国两会,他把焦点放在了耕地质量保护上。

    党永富认为,国家提出耕地保有量不少于18亿亩的耕地红线要求,然而一些地方占用优质耕地,以劣质耕地补充,虽然保住了耕地的数量,耕地质量却下降了,粮食及主要农产品安全受到严重威胁。因此,很有必要在设立耕地数量红线的基础上设立耕地质量红线,有效遏制耕地质量退化趋势,为推动我国农业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从长远发展看,应从根本上重视耕地质量建设,要统筹考虑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要素,从‘重用轻养’的耕地利用方式向‘用养结合’转变。”党永富说。

    耕地作为一种资源,既有数量的概念,更有质量的要求,党永富建议,在实施当中要明确“质量红线”的具体内容和评价指标,并纳入各级政府考核目标,划定耕地质量保护的“硬杠杠”,落实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考核和省级政府耕地保护目标责任制考核,强化地方政府耕地质量保护责任,做到耕地数量不减少,质量有提高。

    党永富表示,要明确各级农业农村部门管理耕地质量的主体责任,在此基础上全面开展耕地质量评定工作。严控建设用地占用耕地,建议尽快将城市周边或交通要道沿线的优质耕地划为永久基本农田,防止建设用地过度扩展。构建支撑耕地质量保护的科技创新体系,为耕地质量保护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撑。同时,强化耕地污染防治管理,推动耕地质量保护立法,尽快出台《耕地质量保护法》,实现耕地质量管理常态化、法制化和规范化。

    30多年来,党永富一直关注土壤污染防治工作,他说:“土壤是根基,只有解决好土壤污染,粮食安全才能有保障。”


Copyright © 2018.Company name All rights reserved.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