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聚焦

黄正明院士:成功举办第二届(2020)中国肿瘤防治大会暨第五届中华肿瘤 康复支持治疗大会

2020-08-11 03:59:32

2020-07-10

image.png

在新冠疫情常态化防控的非常时期,由联合国国际生态生命安全科学院黄正明院士任大会主席,带领中国医药教育协会,于2020年7月4日,利用互联网线上线下融合的新模式,线下分别在沈阳-上海设两个主会场,线上携14个与肿瘤相关的专委会,约2万多从业人员成功的召开了第二届(2020)中国医药教育协会(简称CMEA)中国肿瘤防治大会暨第五届中华肿瘤康复支持治疗大会。大会特点是整合资源、集中优势、攻坚克难。大会收获满满,经专家们达成的共识,将对国家制定肿瘤防治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image.png

第二届(2020)中国肿瘤防治大会主会场


本次大会由中国医药教育协会联合中华医学会肿瘤分会主办,中国医药教育协会疑难肿瘤专业委员会牵头联合协会所属14个肿瘤相关专业委员会(疑难肿瘤专业委员会、乳腺疾病专业委员会、造血干细胞专业委员会、头颈肿瘤专业委员会、腹部肿瘤专业委员会、盆腔肿瘤专业委员会、肺部肿瘤专业委员会、骨与软组织肿瘤专业委员会、微创介入治疗专业委员会、 胸外科专业委员会、肿瘤放射治疗专业委员会、肿瘤化学治疗专业委员会、肿瘤免疫治疗专业委员会 、老年医学与健康促进专业委员)、中华肿瘤康复支持治疗学组、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和沈阳市第六人民医院共同承办。本届大会作为国家一级学术大会,被列为沈阳市高端学术交流自主项目,并得到了沈阳市科学技术协会的大力资助。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作为本届大会的主办单位之一,进行了积极精心的筹划准备和严谨科学的组织安排。大会共邀请了国内40余名肿瘤防治及康复医学专家,首次采用线上直播和线下活动同步进行的方式,在沈阳设主会场、上海设分会场进行同时召开,开创了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的会议新模式,并为疫情防控常态下的会议培训行业提供了有益经验和借鉴。

联合国国际生态生命安全科学院院士、中国医药教育协会会长黄正明教授,辽宁省沈阳市第六人民医院谷野院长分别在大会开幕仪式上致辞和讲话。同济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范国煌教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刘云鹏教授,北部战区总医院谢晓冬教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王玉梅教授、张晓晔教授,辽宁省肿瘤医院孙涛教授,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沈赞教授,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张文宏教授、梁晓华教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于世英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王成锋教授,上海长征医院臧远胜教授分别在大会上作了专题报告。来自全国各地的肿瘤专家学者以及健康报、第一健康报道、中国报道、人民网、中国网等30余家主流媒体共计1.1万余人通过线上和线下出席了本次大会。

本届大会以“协同联合、全面防治、全程管理”为主题,全方位、多视角、多学科穿插融合,全面、准确地反映当前肿瘤预防、诊断和治疗研究领域的新进展。广泛征集临床医生的实践经验和科研成果,重点围绕微创、靶向、癌痛、心理、营养支持等肿瘤康复治疗的各个方面进行了深入交流。尤其是对肿瘤免疫及靶向治疗,肿瘤患者的临床营养筛查、评估,以及多学科协作等问题进行深入和广泛的探讨。同时还讨论协作进行创新性临床研究的突破点,共同探讨肿瘤学相关技术在诸多领域的运用与发展。归纳起来,本届大会具有六大特色和亮点:

image.png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会长,大会主席黄正明院士在开幕式上致辞


第一、开幕仪式,热烈隆重。上午九点钟, 沈阳主会场和上海分会场,高朋满座,蓬荜生辉。伴随着优美的乐曲,2020CMEA中国肿瘤防治大会正式拉开帷幕。首先,黄正明会长作为大会主席通过线上发表了热情洋溢的欢迎致辞。他代表中国医药教育协会向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和线上线下的肿瘤届同仁表示诚挚的问候和热烈的欢迎,向战斗在肿瘤防治一线上的各位专家和学者致以崇高的敬意,并向大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他讲到,正值全国上下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我们在这里,整合资源,集中优势,举协会之力,对危害人民群众健康的慢病之一的肿瘤,召开攻坚克难大会,即第二届中国肿瘤防治大会,恰逢其时。希望通过本届大会,营造出全社会都来关注慢病、关注健康的热烈氛围。为切实解决肿瘤诊治面临的突出问题出谋划策,全面提高我国肿瘤分级诊疗水平,并为国家的相关决策提供依据,以实际行动来推进健康中国行动在全国的深入开展。

image.png

                                  沈阳市第六人民医院谷野院长致辞


谷野院长在致辞中讲到,希望通过本次大会的成功举办,能够为辽沈地区乃至全国肿瘤患者提供全程健康管理指导,缓解肿瘤患者痛苦,延长患者生存期、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完善肿瘤患者‘一站式’管理,为患者提供优质人文并存的诊疗方案,组建优秀的医疗团队,积极探索日趋完善的肿瘤管理新模式。

第二、线上线下,融合发展。今年,由于疫情影响,大规模的线下会议无法正常召开,本届大会采取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的新模式,为会议培训行业开创了先河、树立了典范。通过在线活动及直播系统实现了从策划、运营、直播展示和数据管理等各环节的在线化运营,直播互动打破时间和空间限制,不仅获得了更广泛医护人员的积极参与,还获得了多家媒体争相报道,更引起了社会各界人士的高度关注。

第三、专家报告,引人入胜。首先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张文宏教授和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刘云鹏教授分别针对“新冠疫情的发展态势”和“晚期肠癌治疗新进展”向与会代表作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学术报告,不仅符合疫情当下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有效提升了本次大会的层次和水平,还赢得了与会代表的广泛赞誉和好评。

image.png

                                 上海华山医院张文宏教授线上作报告


第四、国内前沿,亮点纷呈。(1)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王玉梅教授在“姑息治疗——守护肿瘤患者生命的尊严”的报告中,就肿瘤的姑息治疗定义的演变与肿瘤学的整合、我国姑息(康复支持)治疗的现状及安宁缓和医疗的“盛京模式”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授。(2)海军军医大学东方肝胆外科医院程树群教授分享了“规范肝癌合并癌栓诊治,促进多学科综合治疗”,并全面解读了2019版《原发性肝癌诊疗规范》、《门静脉癌栓诊治中国共识》、《肝静脉癌栓诊治中国共识》,对肝癌的外科治疗提供了指导和借鉴。(3)兰州大学第一医院门静脉高压研究中心主任祁小龙教授,就“肝癌门静脉高压全病程管理”作了专题报告,并阐述了门静脉高压出血风险的早筛、早诊、早治的重要性,介绍了额CHESS临床研究的最新进展。(4)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医学院田捷教授作了“基于人工智能和临床大数据的肿瘤研究和应用”的主题报告,并探讨了肿瘤术中影像导航系统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以及人工智能的疗效评估,为引领肿瘤治疗发展前景指明了方向。(5)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梁晓华教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于世英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王成锋教授,上海长征医院臧远胜教授等国内外著名肿瘤学专家、学者分别从肿瘤康复支持治疗的发展前瞻、大数据分析、现有共识、先进技术及经验等方面,从多角度对不同组织器官的肿瘤的康复支持治疗进行了系统、详细、深入的讲解、分享和交流。不仅为大家带来了一场思想盛宴和学术大餐,还为各位同道相互学习,开阔视野,增进友谊,加强合作,激励创新提供了一次良好契机。

第五、盛况空前,史无前例。本次大会开设的沈阳主会场,上海分会场均座无虚席,线上线下互动频繁、规范有序。据统计,来自全国的专家学者及嘉宾共计1.1万余人通过线上和线下全程出席了本次大会,其中我国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均有代表参会,确保了本次大会成为我国肿瘤学界规模最大的一次盛会,在中国医药教育协会发展史上,举办如此大规模的专业性学术会议,可以说是史无前例。通过大会的召开,中国将在肿瘤防控领域进一步与国际接轨,充分体现“预防为主的全民肿瘤防控策略,正在推动“健康中国”战略的逐步落实。

image.png

                      大会上肿瘤专家互动,对热点、难点问题各抒起见


第六、专家众多,成果丰硕。本次大会汇聚了国内多家顶级肿瘤防治机构的40余名专家,用生动的语言、鲜活的病例,深入浅出的道理,分享了各自对不同肿瘤预防及治疗的最新经验和教训。各分会场的报告和病历讨论,精彩而又激烈,众多专家的演讲亮点纷呈,成果丰硕,不仅赢得了各位嘉宾的啧啧称赞,更把每个会场的交流活动推向了新的高潮。与会代表纷纷表示,本次大会不愧是一次具有标志意义的学术盛会,对我国肿瘤医学的研究和发展具有重要的引领作用。

image.png

                                  疑难肿瘤专委会主委沈赞教授大会发言

最后,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沈赞教授在线上作了大会闭幕式总结。他讲到,随着我国肿瘤防治事业取得越来越多的成果,中国在全球肿瘤防治事业中也将担任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本次大会是中国作为大国,承担大国责任的体现,也是中国为全球癌症防治事业贡献“中国智慧的展示,相信本届大会必将成为提高我国肿瘤康复治疗科研水平的新起点,一定会对我国肿瘤康复治疗的发展起到重大深远的意义和积极的促进作用。


延伸阅读:

辽宁省科学技术学会 :2020CMEA中国肿瘤防治大会暨第五届中华肿瘤康复支持治疗大会在沈阳召开








Copyright © 2018.Company name All rights reserved.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