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正明院士谈“生态环境治理更美好”
2022-04-01 09:11:18
春回大地,万物更新,北京3月30日阳光明媚,蓝天白云,一片大好景象。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30日上午在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时强调,“让我们的祖国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生态环境更美好”。确实如此,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十分重视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大力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倡导金山银山不如绿水青山。通过10年来的生态环境的治理,确实使我们深深的感受到,祖国的天越来越蓝,山清水秀的生态环境越来越美,热爱大自然,保护生态环境,注意健康养生的理念已蔚然成风,大家都愿做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者、推动者,持之以恒维护者。
当下,关系到生态生命安全的问题是CO2排放量对生态环境污染,人民身体健康,生命安全的直接影响。曾记得在2020年9月召开的第75届联合国大会上,国家主席习近平首次提出要在2030年实现碳达峰,2060年实现碳中和的目标与承诺。并在随后的重大国际场合,就“中国力争于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发表了不下七次的系列重要讲话。从此“碳达峰、碳中和”被提到了国家层面,并逐渐的被人们所认识和理解。
随着国家对生态环境治理能力不断提升,治理体系的不断完善,人民觉悟的不断提高,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按照承诺的时间节点逐步推进,相信人们的生活环境一定会越来越美好。
最近,发改委联合生态环境部发布了“禁塑令”的实施,以及要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国家战略,到2025年底将全面禁止不可降解塑料袋,重视环境保护,节能减排,减少“白色”污染迫在眉睫,实现目标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