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
2022-06-09 16:10:52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打赢蓝天保卫战作出指示。作为我国生态环境治理的关键战役,从产业结构调整到清洁能源替代,从秋冬季大气污染防控到区域联防联控,蓝天保卫战全面发力,全国空气质量明显改善,百姓获得感不断增强。
PM_2.5,在2013年成为全国最受关注的环境和健康问题。那一年新年刚过,多地空气质量数据纷纷爆表,我国东部平均雾霾天数创下新中国成立以来之最。
解除人民群众的心肺之患,向雾霾宣战,打赢蓝天保卫战,成为一场没有退路的阻击战。
2013年,“大气十条”——《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出台。我国成为全球第一个大规模开展PM_2.5治理的发展中国家。
随后,原环境保护部与31个省份签署大气污染防治目标责任书,各地立下保卫蓝天的“军令状”。
2018年,在《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部署下,大气污染防治接续攻坚。实施重点行业超低排放改造,开展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散煤替代,连续5年推进秋冬季攻坚行动,加快调整不合理的产业结构、能源结构、运输结构……坚持不懈的治污攻坚换来了天空“颜值”持续提升。
5月31日,联合国国际生态生命安全科学院院士邹毅在朋友圈交上了每日一张的北京天空图“作业”,到今年,邹院士拍下的“天空”照片已经超过3000张。这是他守望北京蓝天的第3412天。这些照片组成的北京蓝天图片长卷,让空气质量的变化一目了然。
“最近两三年变化非常大,蓝天明显增多了。”邹院士说,“如果说蓝天代表颜值,城市正变得越来越漂亮,拍照时能大口呼吸,心情也越来越舒畅。”
9年时间,北京重污染天下降超过9成,蓝天常驻就是邹院士的幸福来源。
邹院士是北京雾霾图鉴的创作者,北京一目了然公众环境保护研究中心的主任,也是蓝天摄影师邹毅。从2013年开始,他坚持每天拍照记录空气质量。这250万张照片直观见证了由雾霾到冬奥蓝天的完美蜕变,也是北京打赢蓝天保卫战的优异成绩单。他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坚定守护着这一片蓝天。
2013年1月起,邹院士开始关注北京的雾霾大气污染问题。他通过坚持每天拍摄一张实景照片的方式来观察、记录北京的空气质量变化,并在他的微信、微博等社交媒体上发布,与广大网友分享交流。并把这个行动命名为 《北京·一目了然/BeijingAirNow》。
《北京·一目了然/BeijingAirNow》公益行动对提高广大公众对雾霾防治的认知,共同关注中国的大气污染防治,推动公众积极参与到“打赢蓝天保卫战”的行动中来起到了积极作用,这项持续近八年的环保公益活动受到了国家、公众以及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与肯定。
迄今为止,邹院士累计拍摄了近250 万张照片以及15万秒时的视频资料,以《北京·一目了然》为话题在中国最大的社交媒体 - 微博上的阅读量超过1.8亿人次,成为了一位资深自媒体人。
邹院士和他的《北京·一目了然》持续受到在京的主要国内外媒体包括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凤凰卫视、东方卫视、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国日报、北京青年报、新京报、新浪、CNN、BBC、NHK、美联社、法新社、美国国家地理杂志等200 多家媒体的采访、报道。邹毅成为了生态环境保护领域最具影响力的公众人物之一。
邹院士发起的《北京·一目了然》成为了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公益机构之一,在环保领域树立了影响力和口碑,被誉为是一本以拍照片方式记录北京空气质量的日记,是一部反映北京空气质量改善的民间档案,是国外看中国看北京的一个重要窗口,是一个全球科技交流的平台。
每年一月初在北京举行的《北京·一目了然》空气质量全球发布会,迄今已举办了八次,它俨然成为全球看中国生态环境的一个重要窗口和对外交流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