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聚焦

谈谈大健康及其产业的发展趋势

2022-07-28 11:12:09

1658978193108654.png

黄正明院士谈大健康产业

一、先谈谈健康

(一)从古至今,健康都是人类的根本追求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从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出发,提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宏伟目标,凸显了国家对维护国民健康的高度重视和坚定决心。

近年来,各级政府为此也做了大量工作,但诸多社会问题依然频频出现,如:许多家庭因病返贫,医患纠纷时现报端,城市医院人满为患……而食品药品安全、饮水安全、职业安全和环境问题等也成为重大健康隐患,对健康带来新的压力。与此同时,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环境、生活方式发生巨大变化,慢性病、老年病、肥胖症以及亚健康等趋于增多。所以说,今天谈论的大健康早已是人的全生命周期的一种刚需!

二、再谈谈大健康;

(二)大健康是多元的动态的健康发展过程

它是在健康的基础上应运而生,紧紧围绕人的一生,其中包括衣食住行、生老病死、对生命实施“三全”,即全程、全面、全要素的呵护,是既追求个体生理、身体健康,也追求心理、精神等各方面的健康的过程。

(三)大健康需要完善大健康服务

实现大健康过程,首先需要树立大健康理念,从思想意识上要有深刻转变;其次要开展大健康教育,进行其科普宣教活动,来促进健康理念的提升;第三创新大健康技术,这是实现大健康的支撑点,没有明确的技术路线和方法措施,实现大健康过程就是空的;第四发展大健康产业,这是大健康的核心内容,产业越多,大健康过程越更加丰富,越能使其蓬勃发展;第五是完善大健康服务,实现大健康最终的落脚点就是大健康服务,如果能形成兴旺发达的大健康服务业,那么整个大健康产业链条就已形成,整个过程就可丰富多彩。

三、关于大健康产业

积极发展大健康产业,不仅能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而且有利于调整产业结构、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三)发展大健康产业要打破常规

 这里要谈的打破常规是指传统的医疗产业发展模式,即从单一救治模式转向“防—治—养”一体化整合模式。为此,除了应继续发展以医疗器械为主、以药品为主的医疗医药工业,还应加快发展以保健食品、药妆、功能性日用品等为主的保健品产业,以个性化健康检测评估、咨询服务、疾病康复等衍生出的健康管理服务产业。使大健康产业应运而生的保健品产业、健康服务业、健康管理服务产业多业并举,协调发展,即可勾画出一幅繁荣昌盛的大健康宏伟蓝图。

(四)大健康产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经过多年的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大健康产业的发展已进入黄金时期,因为时机已经成熟,社会的方方面面都在对大健康产业发出强烈呼唤。第一,随着国民经济总量的提升,国家的大健康产业才能有大发展。任何一个国家,如果经济不发达,这个国家的健康产业就发展不了。第二,随着中国老年人口不断的增多,对健康需求的关注、迫切度越来越高。目前,我国老年人口数量为2.12亿,到2050年将达到4.8亿,老龄化水平为15.5%。这对促进大健康服务产业飞速发展是一个潜在性需求量大增的挑战。第三,慢病的居高不下,对大健康产业的需求大增。当下,慢病死亡占疾病死亡率的85%。因为慢病而引起的疾病负担占到中国整个疾病负担的70%,但是这些慢病是可防、可控的,正是因为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不注意、生活方式不健康,这些慢病才会发生,发生到一定程度就会造成慢性疑难不治症。大健康产业的根本,是治未病,也就是阻断慢性病的发生。不健康的饮食、缺乏锻炼、吸烟和过量饮酒都是造成慢性病的原因。第四,中国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将提升为20%。健康素养就是我要吃什么才健康、我怎么运动才健康、怎样的生活方式才健康。2008年中国健康素养水平是6.68%,预计在2020年提升到20%。第五,生态环境健康是大健康产业的基本保证。❶生态健康要求PM2.5值小于或等于50。❷ 生态环境的负氧离子标准浓度大于或等于5000个/每立方厘米(根据世界卫生组织规定,清新空气的负氧离子标准浓度不低于1000—1500个/每立方厘米)。❸ 生态环境优美,干净整洁。

总而言之,健康是幸福生活最重要的指标,健康是1,其他是后面的0,没有1,再多的0也没有意义。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指标,实施“健康中国战略”,要坚持“防—治—养”一体化整合模式。要树立大健康理念,发展大健康产业,为健康中国建设多做贡献。


Copyright © 2018.Company name All rights reserved.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