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聚焦

共襄盛举,助力海参崴国际院士会议成功召开

2024-04-18 22:20:06

2024年4月17-20日,由联合国-国际生态生命安全科学院远东分院及其中国院与太平洋生态生命安全科学院等单位联合主办的“滨海黎明---2024”国际科学会议在俄罗斯海参崴远东联邦大学成功举办。为了共同办好这次盛会,中国院院长黄正明院士率尹伯悦、党永福、孙泳新、李青山、陶然、杨德业、彭飞、王晗院士,还有林进秘书长,心血管专委会秘书长谢巧英女士,中国院驻圣彼得堡联络员叶国勇一行12人参加了会议。

 1713453772659327.png

图:中国院院长黄正明院士与前来迎接的远东分院院长亚历山大院士亲切交谈

 1713451243119868.jpeg

图:远东分院主席亚历山大院士(自左向右第4位)与中国院院士合影

这是一次非同寻常的国际会议。自从中国院成立以来,首次被邀以联合主办身份展现在世人面前,首次组团(比较大的团)出国参加由自已参与主办的国际会议,首次在大会上介绍中国院的发展情况,并得到了与会国际专家、学者的聆听和认可。可以说此举创下了中国院有史以来的历史之最,象征着中国院在发展的进程中又一次新的飞跃,深受振奋和鼓舞。

1713454264241285.jpeg 

图:中国院院士们在海参崴机场合影

参加海参崴国际会议的中国院士们,各个精神抖擞,神采奕奕,信心满满,喜不自尽待入住海参崴乐天国际酒店后,稍作休息即投入会前准备工作,中国院院长黄正明要求大家,凡参加大会报告的院士们(黄正明、尹伯悦、杨德业、彭飞、王晗)必须将其所报告的内容在认真的熟读一遍,做到大会报告不紧张、不讲错、不乱讲,确保大会的严肃性,报告的准确性,会场的稳定性。

1713453849120060.jpeg 

图:黄正明院长在向院士们布置大会任务

海参崴是个仅有70万人口的小的城市,距中国较近,自北京首都机场直飞海参崴仅有2个半小时,而离莫斯科飞11个小时。这里又著名的海上灯塔,与电影《灯塔》而出名,据说获得了戛纳电影奖。该灯塔所处位置对航海来说很重要。

 1713451688108118.jpeg

图:海参崴著名的灯塔

海参崴的火车站也很出名,这是一个有悠久历史的老车站,据说由意大利人所设计,至今已有百年还在使用。但同行火车仍是老牌内燃机车,据说俄罗斯没有高铁。

 1713451757138799.jpeg

图:海参崴老牌的火车站

海参崴的军港世界闻名。这里有一艘二战时期的潜艇C-56号。据说二战时期苏联参战三艘潜艇,即C-55、C-54、C-56号。仅C-56号潜艇回到母港,并立下赫赫战功,另两艘未见回来。目前这艘功勋潜艇已成为供人参观的潜艇博物馆。

 1713451798164682.jpeg

图:海参崴二战时期的C-56号潜艇博物馆

另外还有一个凯旋门,据说由沙皇尼古拉二世所建,打了胜仗凯旋而归,凯旋门建的比较精致,来此海参崴者必看之门。海参崴人杰地灵,物产丰富,环境优美,是个值得旅游的城市。

1713453977183583.png

图: 海参崴的凯旋门

4月17号是个大会报到之日。因中国院院士们夜间2点由北京首都机场起飞,北京时间夜里4点半到达海参崴机场,一夜奔波,休整之后,18号便投入大会开幕现场。大会设在海参崴远东联邦大学会议大厅,参会人员以圆桌会议形式召开(圆桌很大,据说国家领导人曾在此参加过国际大会),很是气派。本文就会前行动作以报道。会议的详细报道见下文。

1713452059204875.jpeg

图:“滨海黎明---2024”国际科学会议全场



Copyright © 2018.Company name All rights reserved.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