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聚焦

共襄盛举,院士专家助力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第六届中国肿瘤防治大会,盛况空前

2024-11-06 09:56:00

图片1.png

大会背景

2024年10月27日,中国医药教育协会第六届中国肿瘤防治大会在上海松江区富悦大酒店会议大厅隆重召开,盛况空前。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医护人员、企业代表以及关注肿瘤防治事业的各界人士上千人齐聚一堂,共同探讨肿瘤防治的最新进展与未来发展方向。湛称肿瘤防治领域一场震撼人心的学术盛宴。

本届大会由中国医药教育协会主办,中国医药教育协会专家工作委员会和上海市东方医院/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共同承办,21个与肿瘤有关的分支机构参与协办:中国医药教育协会疑难肿瘤专业委员会、中国医药教育协会乳腺疾病专业委员会、中国医药教育协会造血干细胞专业委员会、中国医药教育协会头颈肿瘤专业委员会、中国医药教育协会腹部肿瘤专业委员会、中国医药教育协会盆腔肿瘤专业委员会、中国医药教育协会肺部肿瘤专业委员会、中国医药教育协会骨与软组织肿瘤专业委员会、中国医药教育协会介入微创治疗专业委员会、中国医药教育协会胸外科专业委员会、中国医药教育协会肿瘤放射治疗专业委员会、中国医药教育协会肿瘤化学治疗专业委员会、中国医药教育协会肿瘤免疫治疗专业委员会、中国医药教育协会肝胆胰外科专委会、中国医药教育协会肿瘤转移专业委员会、中国医药教育协会血液学专业委员会、中国医药教育协会淋巴疾病专业委员会、中国医药教育协会超低温冷冻活检技术培训基地。还有官方媒体:中国医药教育协会专家工作委员会公众号。可见队伍庞大,力量雄厚,肿瘤全覆盖。

大会设一个主会场,现场气氛热烈,座无虚席。并设多个分会场,其中包括:头颈肿瘤专委会分论坛、肺部肿瘤专委会分论坛、恶性肿瘤靶向及免疫治疗高级研讨会和规范化诊疗培训班分会场、肿瘤免疫治疗专委会分论坛、淋巴疾病专委会分论坛等。

图片2.png

联合国-国际生态生命安全科学院黄正明院士开幕讲话

开幕式上,中国医药教育协会终身荣誉会长会长联合国-国际生态生命安全科学院副主席黄正明院士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致辞,对各位嘉宾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强调了本次大会的重要意义。黄正明院士指出,肿瘤防治是一项关乎人类健康的重大课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中国医药教育协会一直致力于推动肿瘤防治事业的发展,通过举办本次大会,为广大专家学者和医护人员提供一个交流合作的平台,共同为提高我国肿瘤防治水平贡献力量。

根据中国医药教育协会整合资源,集中优势,攻坚克难的工作方针,自2018年起,以四大慢病为背景,将本协会与此相关的分支机构分别整合起来办大会。其中包括中国肿瘤防治大会、中国心血管疾病防治大会、中国糖尿病防治大会、中国呼吸系统疾病防治大会。四个大会同时推进,每年一届,集中专家优势和智慧,针对肿瘤防治领域的热点、难点和焦点,分别攻坚克难。

目前,四大慢病均已举办到第六届而已成为中国医药教育协会的四大核心品牌大会,在社会上已产生很大影响,提高了人们的防癌、抗癌意识和主观能动性。据国家癌症中心发布的 2024 年全国癌症报告:全癌种标化死亡率年均下降 1.3%,特别是食管癌、胃癌、肝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呈下降趋势。这不仅与我国的医疗水平提高有关,而且也与人们的防癌意识提高有关。

本届大会规模大、规格高、学术氛围浓厚为其特点。就参会规模而言,本协会有21个与此有关的分支机构共同参与协办,其中包括上千人业界专家学者参会。大会设主会场及其多个分会场,线上线下同时发力,会期两天,学术氛围热烈。就大会规格来说,主会场就有4位院士登台演讲和作主旨报告 。开幕式上,由联合国-国际生态生命安全科学院副主席黄正明院士作大会讲话,介绍大会情况,抛砖引玉。在主旨报告阶段分别由三位院士作大会报告,分别是中国工程院徐国良院士,作关于“肿瘤细胞DNA甲基化及相关治疗策略研究”;中国科学院王红阳院士,作“前沿技术推动的肿瘤研究范式变革”。

图片4.png

中国科学院王红阳院士大会作主旨报告

中国工程院樊佳院士作关于“以创新之光照亮肝癌研究前行之路”。另外还有两位业界著名的专家作专题报告。他们分别是,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院长虞先濬教授,作关于“胰腺肿瘤外科:拥抱精准,走向卓越”;上海市东方医院肿瘤科主任周彩存教授,作关于“肺癌精准治疗的中国故事”。院士专家报告各个精彩纷呈,场下学者均执着聆听,整个全场气氛浓厚而雅静,至始至终全场座无虚席,秩序井然。

会上黄正明院士讲到:紧紧围绕“整合资源,集中优势,攻坚克难”的大会主题,展开深入的研讨。根据国家癌症中心发布的 2024 年全国癌症报告:2022 年整体发病情况,中国 2022 年恶性肿瘤新发病例 482.47 万人。发病前五位的癌种分别为肺癌、结直肠癌、甲状腺癌、肝癌、胃癌。其中,2022 年肺癌新发病例 106.06 万,占全部恶性肿瘤的 22.0%。黄院士还讲到,肿瘤性别差异发病情况表明,在男性群体中,前五大高发癌症依次是肺癌、结直肠癌、肝癌、胃癌和食管癌。在女性群体中,最常见的癌症是肺癌,其次是乳腺癌、甲状腺癌、结直肠癌和宫颈癌。从年龄分布上看,全癌种的发病率在 0–34 岁年龄组相对较低,从 35–39 岁年龄组开始显著增加,在 80–84 岁年龄组达到峰值。这一癌发情况将为防治措施提供了新的思考方式,利用新的抗癌技术,以提高治癌率,降低死亡率。

就学术氛围浓厚而言,本次大会邀请了众多国内外知名的肿瘤专家学者作专题报告。他们从不同角度深入阐述了肿瘤防治的前沿理论和技术,为与会者带来了一场知识的盛宴。其中,一位来自国内顶尖医院的专家虞先濬教授详细介绍了肿瘤的早期诊断方法和技术,强调了早期诊断对于提高肿瘤患者生存率的重要性。他指出,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早期诊断方法和技术被应用于临床,如基因检测、液体活检等,为肿瘤的早期发现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另一位专家高勇教授则分享了肿瘤免疫治疗的最新进展和临床应用经验。他介绍了肿瘤免疫治疗的原理和机制,以及目前在临床实践中取得的显著疗效。他表示,肿瘤免疫治疗是一种具有巨大潜力的治疗方法,未来有望成为肿瘤治疗的主要手段之一。

图片5.png

新任精准诊疗专委会主任委员高勇教授作专题报告

大会期间,还举办了肿瘤防治新技术、新药物展览。众多企业展示了他们在肿瘤防治领域的最新技术和产品,如肿瘤诊断试剂、治疗药物、医疗器械等。展览现场人头攒动,与会者纷纷驻足观看,与企业代表进行交流和洽谈。这些新技术和产品的展示,为肿瘤防治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和支持。

此外,大会还设置了青年论坛和病例讨论环节。在青年论坛上,来自全国各地的青年学者和医护人员展示了他们在肿瘤防治领域的研究成果和临床经验,展现了青年一代在肿瘤防治事业中的活力和创新精神。在病例讨论环节,专家们对一些典型的肿瘤病例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讨论,分享了他们的诊断和治疗经验,为与会者提供了宝贵的学习机会。

本次大会的成功举办,为我国肿瘤防治事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通过本次大会,与会者不仅了解了肿瘤防治的最新进展和未来发展方向,还加强了彼此之间的交流与合作。相信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我国的肿瘤防治水平将不断提高,为广大肿瘤患者带来更多的希望和福音。

总之,中国医药教育协会第六届中国肿瘤防治大会是一次具有重要意义的盛会。它为肿瘤防治领域的专家学者、医护人员和企业代表提供了一个交流合作的平台,促进了肿瘤防治事业的发展。我们期待着下一届大会的到来,相信它将为肿瘤防治事业带来更多的惊喜和突破。

图片6.png

大会全景

Copyright © 2018.Company name All rights reserved.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