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聚焦

开春第一会,院士谈国家目前的健康形势与对策

2025-02-08 21:02:25

2025年2月7日(大年初十)上午,在郑州宴会艺术厅,联合国-国际生态生命安全科学院副主席,中国院院长黄正明院士,应邀参加由中国医药教育协会主办,中国医药教育协会慢病防治工作总站和中健联(河南)健康科技有限公司共同承办的“慢病防治健康行暨第二届家庭医疗健康促进大会”。

 1739020296392241.jpg

大会背景

这是中国医药教育协会主办的开春第一会,会议规模之大,约3000余人,大多为家庭医疗的专业人员;规格之高,有院士、专家、领导,还有众多的学者,湛称大健康领域的开春盛会;盛况空前,3千人会议大厅座无虚席,还加了不少圆凳,组织有序,整齐划一,场面感人(见附图片)。黄正明院士应邀大会作主旨报告,家庭医疗健康论坛(台上座谈)和会后访谈三项任务。

 1739020391134246.jpeg

黄正明院士在大会上作慢病防治的主旨报告

黄院士作的主旨报告题目为“中国医药教育协会慢病防治健康行大型系列公益活动十三年回顾和未来发展情况分析”。这是中国医药教育协会自2012-2025年十多年间精心打造的核心品牌项目,在业界乃至社会具有很大影响力。协会领导张福会长,杨清仁常务副会长,王仁杰总站长,杨新波常务副秘书长等均出席了会议,并开幕讲话和揭牌等事宜,表明了协会领导对此次开春第一会给予高度的重视和大力的支持。

黄院士在大会台上就“家庭医疗健康论坛”对国家目前的健康形势做了深刻的分析:截至2023年,中国的健康形势在稳步改善的同时,仍面临多种挑战。从以下从健康现状、核心问题和对策建议三方面进行分析:

 1739020410212889.jpeg

黄正明院士在台上家庭健康论坛座谈

一、健康形势与核心挑战

1. 慢性病负担持续加重

(1)现状: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癌症、呼吸系统疾病等慢性病占中国总死亡人数的88%以上,患者基数超过3亿,且年轻化趋势明显。  

(2)原因:老龄化加速(60岁以上人口占19.8%)、高盐高脂饮食、运动不足、空气污染及职业压力等。  

2. 传染病防控复杂性增加

(1)现状:新冠疫情防控转向常态化,但流感、结核病、艾滋病等传统传染病仍需警惕;新发传染病(如猴痘、禽流感)输入风险因全球化加剧。  

(2)短板:基层疾控能力不足,农村地区疫苗接种率偏低。  

3. 心理健康危机亟需关注

(1)现状:抑郁症、焦虑症患者超1亿,青少年心理问题检出率达24.6%,老年人群孤独感加剧。  

(2)原因:社会竞争压力、家庭结构小型化、数字时代社交方式变化。  

4. 医疗资源分布不均  

(1)现状:三甲医院集中于一线城市,基层医疗机构设备落后、人才短缺;农村地区“看病难”问题突出。  

(2)数据:每千人口执业医师数城乡差距达2倍以上。  

5. 老龄化与健康服务需求激增  

(1)现状:60岁以上人口达2.8亿,失能半失能老人超4000万,但医养结合机构覆盖率不足30%。  

二、核心对策与政策方向

1. 慢性病防控:从治疗转向预防

 (1)全民健康促进:推广“三减三健”(减盐、减油、减糖,健康口腔、健康体重、健康骨骼),强化社区健康管理。  

 (2)早筛早诊:将癌症、糖尿病筛查纳入基本公卫服务,利用AI技术提升基层筛查能力。  

2. 传染病防控体系升级  

 (1)强化预警机制:建立多病原综合监测网络(如“智慧疾控”平台),提升基层实验室检测能力。  

 (2)疫苗普及:推动HPV疫苗、流感疫苗免费接种扩面,加强老年人群免疫保护。  

3. 心理健康服务网络下沉

 (1)社区心理干预:在社区卫生中心设立心理咨询室,培养基层心理辅导员。  

 (2)重点人群保护:将学生心理健康纳入学校考核,建立老年人精神关爱服务体系。  

4. 医疗资源均衡化改革  

 (1)县域医共体建设:推动“县乡村”三级医疗一体化,通过远程诊疗实现优质资源下沉。  

 (2)人才激励:提高基层医生待遇,实施“定向培养”计划,吸引医学生扎根农村。  

5. 应对老龄化:医养结合2.0模式

(1)居家养老升级:推广“家庭病床”和智慧养老设备(如健康监测手环),完善长期护理保险制度。  

(2)社会资本参与:鼓励民营机构进入养老领域,提供差异化康养服务。  

6. 健康科技创新赋能

 (1)AI+医疗:利用人工智能辅助诊断(如肺结节筛查和干预)、优化分级诊疗流程。  

 (2)大数据应用:建立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实现疾病风险预测和精准防控。  

三、未来展望

中国健康事业需坚持“以基层为重点,预防为主”的方针,通过政策整合(如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技术驱动(数字医疗)和社会共治(企业、社区、家庭协同),实现从“疾病治疗”向“健康管理”的转型。同时,需关注气候变化、人口流动等新变量对公共卫生的潜在冲击,构建更具韧性的健康体系。面对以上挑战,国家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1)要加强健康教育,提高人民群众的健康素养和自我保健能力;(2)要加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和水平;(3)还要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提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和水平。

 1739020438188857.jpeg

黄院士接受河南电视台会议采访

黄院士在接受采访时讲到:慢病防治和健康质量提升是一个任重道远的长期过程,不是急于求成而立杆见效的事情。当前,国家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健康挑战。一方面,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慢性病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癌症等的发病率不断上升,给医疗卫生系统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另一方面,各种传染病,如新冠、甲流、乙流等传染病的爆发,更是对我们的公共卫生体系提出了严峻的考验。在我国,虽然我们在医疗卫生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但健康危机依然严峻。慢性病已经成为影响我国人民健康的主要威胁,而新发传染病的防控形势也不容乐观。此外,健康不平等问题依然存在,城乡之间、不同社会群体之间的健康差距仍然较大。

我们所面临的健康危机以及当前的健康现状,国家更需要大健康行业优秀的企业行动起来,做出担当,尤其是通过健康科普,通过家庭医疗、借助家庭理疗仪器提升国民的整体健康素质。

最后,我要特别强调的是,大健康产业是一个充满活力和潜力的领域。我们要紧紧把握时代机遇,加强政策引导和支持,推动大健康产业与家庭医疗健康的深度融合,为人民群众的健康福祉作出更大的贡献。


1739020451247892.jpeg

大会全景3000余人,场面宏大,气势磅礴

此情此景,表明了人们对渴望健康的追求,家庭医疗健康的向往,珍惜健康,远离慢病的意愿。在主办、承办、协办和支持多方的共同努力下,中国医药教育协会“慢病防治健康行暨第二届家庭医疗健康促进大会”,开年第一会,取得圆满成功!

Copyright © 2018.Company name All rights reserved.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