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聚焦

杨华清院士荣膺“中国好医生”称号

2025-03-11 10:13:04

1741667214124077.png

近日,联合国-国际生态生命安全科学院院士、中国医药教育协会常务理事杨华清院士凭借其卓越的医学贡献和无私奉献精神,光荣入选中央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和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的“中国好医生、中国好护士”2月月度人物榜单。

1741667373143231.png

一、医疗领域的创新引领者

杨华清,主任医师,教授,联合国-国际生态生命安全科学院院士,中国医药教育协会常务理事,现任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康复医院副院长、骨科康复中心主任医师。在长达28年的医疗生涯中,他长期致力于肢体畸形残疾矫治与肌骨康复的治疗与研究工作。凭借深厚的专业知识和不懈的探索精神,他创新性地建立了肌骨疾病与肢体畸形精准再生控制治疗技术体系,并在全国近200家医院得到广泛应用,成功救治了2万余例肢残患者。杨华清院士立足临床,开拓创新,先后获得多项奖励和荣誉:2019年入选“青海省高端创新人才千人计划引进领军人才”及青海省“昆仑英才•高端创新创业人才”;2020年被授予“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并获批“全国示范性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2024年入选大国工匠培育对象人才项目。

在学术与科研方面,杨华清院士先后获得近10项省部级及以上科研基金资助,发表学术论文数百篇,主参编专著7部,并拥有国家专利30余项,并成功转化了4项科技成果,产生了近亿元的经济效益。荣获中国医药教育协会科学奖一等奖、中国中医科学院科学奖二等奖、中国康复医学会科学奖二等奖、中国医疗器械创新创业大赛一等奖、北京发明创新大赛铜奖。带领团队入选“青海省高端创新人才引进团队”,连续2次参加“大国工匠创新交流大会”,现场展示创新技术与产品。

1741667381684574.png

二、公益事业的积极践行者

作为一位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的医者,杨华清院士始终将公益事业放在心中。他深知肢体残疾患者大多来自偏远农村,因此通过设立个人网站、公开个人邮箱和电话等方式,免费为患者提供咨询和预约服务,极大地方便了患者就诊,尤其是为外地患者节约了大量开支。此外,他还积极参与并设计了一系列公益救助计划。如“扌足工程”先天性马蹄内翻足患儿救助计划、“中华慈善残疾儿童康复项目”以及《重塑未来》项目等,为众多肢体残疾患者提供了免费医疗救助。特别是在响应党中央的“精准扶贫”政策中,他在青海、贵州、内蒙古自治区等西部地区开展了广泛的肢体残疾人医疗救助及健康扶贫活动,累计救治病患数千例,实现了健康脱贫的目标。

2017年以来,更是响应党中央的“精准扶贫”政策,在全国尤其是青海、贵州、内蒙古自治区等西部地区开展肢体残疾人医疗救助及健康扶贫活动。针对青海省高原地区骨关节疾病和肢残发病率高的实际情况,结合当地经济、医疗现状,应用创新技术累计救治病患4000余例,其中手术治疗500余例,实现健康脱贫。2019年带领团队入选“青海省高端创新人才引进团队”,2022年团队获“全国工人先锋号”称号;2024年,杨华清院士发起了“曜阳关爱偏瘫患者公益项目”,为众多的偏瘫及偏瘫后遗症患者患者提供了医疗、康复和精神慰籍等全方位的帮助与支持。

44.png

三、关键时刻的担当者

作为一名中共党员,杨华清院士时刻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面对国家和人民的需要,他总是冲锋在前,敢挑重担。在非典肆虐的2003年,他第一时间报名参加抗击非典的第一线工作,与病人共同抗击病毒,最终取得了胜利。在2008年汶川大地震发生后,他又作为北京市第一批抗震救灾急救医疗队成员奔赴震区,在余震不断的危险环境中日夜奋战,挽救了众多灾民的生命。

外,在2022年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期间,杨华清院士还作为杰出的医务工作者代表当选国家“冰雪运动推广大使”与“冬残奥会火炬手”,积极宣传和推广冰雪运动,使参与冰雪运动的爱好者充分了解了冰雪运动的相关风险因素,科学防范,保障运动安全。推动了冰雪运动健康蓬勃发展,弘扬奥运精神,圆满完成了使命!

在此,我们向杨华清院士致以最崇高的敬意和最热烈的祝贺,期待他在未来的道路上继续引领创新,为人类的健康福祉和生态生命安全作出更加辉煌的贡献。

Copyright © 2018.Company name All rights reserved.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