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典藏·孙泳新
2018-12-15 08:43:23
2018-12-15 来源:洞察网
孙泳新,中国著名当代国画画家,一位热爱世界和平、传递海峡两岸友谊的使者,一位投身国际生态安全和慈善事业的社会活动家。
孙泳新,1947年生于中国山东,中国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国际书画研究院院长,中国书画创作基地主席等职务。自幼酷爱绘画艺术,为中国国画大师崔子范先生、天津美院孙其峰先生的弟子,主攻中国画大写意花鸟。现任中国书画创作基地主席、中国国际书画研究院院长等职。其生平被编入《世界名人大典》、《世界现代美术家大典》、《当代书画名家精英大典》、《中国专家人才大典》等,并被20多个国家美术机构联合审定,特授予“国际书画艺术名家”荣誉称号。
自认识国际生态安全合作组织蒋明君主席,拜读了他的生态安全学说巨著,重新认识了艺术服务的真谛,从狭隘的民族意识,走向了艺术为全人类生态安全服务的高层次之路,他创作的国画作品《无家可归》《绿色家园》《惨烈的天空》等好多作品,从正反两个方面启示人们重视生态安全,呵护生态安全,用艺术呼唤人类,实现全方位生态生命安全。
孙泳新的作品既传承了中国画的传统,又大胆吸收了西方现代艺术所长,具有强烈的时代感,体现了他提出的“笔墨当随时代”的艺术观点。孙泳新深得先师吴昌硕、齐白石、潘天寿、崔子范大师意蕴,作品中的花鸟形象优美多姿、变形夸张,意在加强对象的特性。他的画以方笔、苍笔见长,与其老辣朴拙、拙中藏巧、刚柔相济、精妙与豪放相结合,作品通过变形夸张追求“返璞归真”的艺术新境界。其作品在明清及近代传统花鸟画的极点之上异军突起,另辟蹊径,把传统花鸟画推向新的顶峰。
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孙泳新在各书画大赛上先后获奖60多项:《红牡丹》荣获中国和平统一杯国际大赛金奖;《金秋》获盛兰杯书画大赛一等奖;《墨竹》获国际书画精品大展金奖等。孙泳新曾在中国北京、上海、成都、澳门以及东南亚五国、东欧八国等地举办画展,被文化部、中国文联、中国文化政策委员会评选为“中国杰出画家一百人”之一。其作品深得华国锋、杨尚昆、邓小平、李鹏、乔石、刘华清、余秋里、王首道、雷洁琼、王光英、程思远等国家领导人欣赏。毛主席纪念堂、人民大会堂、中南海、周恩来、刘少奇、瞿秋白等国内外多家纪念馆、美术馆、画院都收藏有其作品。
多年来,孙泳新以自己的作品做为一条文化和友谊的纽带,广泛地参加社会活动和社会慈善事业,积极推动世界和平。与此同时,投身国际生态安全事业在全球范围的开展。他先后有200余幅作品作为国礼送往苏、美、法、英、朝、越等40个国家和地区。1999年、2000年,孙泳新两次应国务院之邀为张学良将军百岁生日进行创作,成为传递海峡两岸友谊的使者。2005年8月孙泳新被香港电影巨星成龙聘为“龙子心工程”艺术顾问,同成龙先生一起致力于中国的慈善事业。 2009年11月,他应联合国国际生态安全合作组织总干事蒋明君博士邀请,为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创作了国画作品《和为贵》,并提出了为国际生态安全举办国际性书画展的概念。2010年12月,孙泳新应邀参加了在柬埔寨首都金边举行的亚洲政党国际会议第六届大会与首届世界生态安全大会。
走进联合国的画家孙泳新
为纪念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今日头条特别推出当代大写意花鸟画著名画家孙泳新,并邀请他作为今日头条形象大使。他担任国际生态生命安全科学院院士及生态艺术委员会主任干事以来,围绕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促进了生态与艺术的融合,推动中国乃至世界的生态艺术进程。使经济,生态,社会协调发展。为共同维护世界生态安全的艺术之路做出了巨大贡献。
气象高远,气韵无穷——孙泳新的花鸟艺术
元代花鸟画,一改宋代“刻意求工,妙在赋彩”的风格特征,转向用纯水墨抒发内心情感,渐从写实性过渡到写意性,而此时的写意花鸟画也成为了画坛的主流。经过吴昌硕、齐白石、潘天寿等名家的努力,大写意花鸟画日趋成熟。
当代画坛,孙泳新之大写意花鸟画,另造传统花鸟画新境界,他师承崔子范、孙其峰,以方笔、苍笔见长,通过变形、夸张,追求返璞归真的艺术臻境,其花鸟艺术以“取法自然,心物合一”的大家风范,开创出独特的写意风格。
孙泳新,1947年生于山东,中国国家一级美术师,现任中国书画创作基地主席、中国国际书画研究院院长。其生平被编入《世界名人大典》、《世界现代美术家大典》、《当代书画名家精英大典》、《中国专家人才大典》等,并被20多个国家美术机构联合审定,特授予“国际书画艺术名家”荣誉称号。
唐寅论画:“工画如楷书,写意如草圣,不过执笔转腕灵妙耳。世之善书者多善画,由其转腕用笔之不滞也。”孙泳新以书画同源之理,布高妙法义,挥墨铺叙花鸟意趣,笔势如昆刀刻玉,雷霆莽莽,先古气象顿开声色,他所呈现的画面,豁达开放之意令人神飞意扬,章法构架精工,体势奇绝健稳,他将中国传统与西方造型技法相结合,创造出了“虚而灵,空而妙”的大美之境。
《易传》谓:“天地之大德曰生”,出生于孔孟之乡的孙泳新,一直将笔墨融于儒家精神中,向人们传达着仁义高华的生命精神。他在传统花鸟题材中,独辟蹊径,形成了峻健浩然的独特风格,把小写意的严谨细微与大写意的豪放粗犷结合起来,在介于大小写意之间,创造出一种拙中藏巧、巧中含拙、老辣质朴、刚柔相济的绘画风貌。
孙泳新的作品吸收了吴昌硕、齐白石、崔子范等先生墨色相衬、重墨淡彩、重彩淡墨、浓彩淡彩相结合的用色技巧,形成黑、白、灰三种色调的独特用色手法,使画面沉着热烈,丰富清新,表现了多变的和谐之美和蓬勃的现代生活气息。笔墨中蕴含着“先秦风骨”和“汉唐气象”,雄劲潇洒的书写性笔触,静中疏阔,动中怡然,花鸟造型强烈粗旷,有八大山人遗风,有崔子范之饱满丰富,又以独立的哲学思考,在大写意泼墨展现朴素之美的同时,精色点染,构图巧妙,用笔奔放,缔造出儒家倡导的“中和”之美。
老子云:“大音希声,大象无形”,以大境界、大力量包容天地万物,不仅是中国传统哲学的根蒂,也是中国画追求的最高精神境界,孙泳新的笔墨之道,简洁质朴中,蕴含着大气磅礴的风貌,他的作品均能托物言情,以情造意,绝无肤浅浮泛之笔,有沉着痛快,明净爽达之美。多年来,孙泳新立足于民族化,时代化,人性化的创作道路,“自于内发于外”,以静逸之境透出思想大美,其“归乎自然”“因心造境”的绘画理念,使得笔墨更加单纯,在“观物取象”中达到生命体验与自然的吻合,“万物与我并生,天地与我为一”,他以宁静出尘的深邃心境、高尚深厚的文学涵养,创造出有强烈民族气派和博大深厚人格的现代中国花鸟画的精神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