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活动

生态文明

2019-01-04 13:16:27

生 态 文 明

                         纪念蒋明君

鲁萨克·O·N,科学技术博士,教授,国际生态生命安全科学院院长


 image.png

    人类社会发展进化理论划分了三个承上启下的历史发展阶段:蒙昧 - 野蛮 -文明时期。法国启蒙思想家家维克多·米拉博“文明”一词(拉丁文:civilis – 国民的)于1756年引入学界,释义为建立在理智和公平基础上的社会。

存在几十种对文明一词的解义。例如奥日科夫俄语字典上,“文明 是社会发展与物质文化的层次,代表不同的社会、政治体制,现代世界文化”。俄罗斯百科大词典上释义为:“文明根据其意义接近于文化的概念,在文字出现后,经常把文明视为文化发展的阶段。”现代外国语字典(布里克·A·N主编)中指出:“文明是野蛮时期后,社会发展的另一个台阶”。

文明的其他一些定义:

-          世界历史进程的阶段,与具有某种特定高度的社会成就紧密相关;

-          时间、空间中的本土社会,呈现出经济、政治、社会与精神等诸多分支体系的综合体,按照生命循环的理论发展;

-          在取得特定物质与精神文化成就后全人类社会作为唯一整体的发展;

-          文明是文化的近义词;

-          文明是社会在其历史发展中物质与精神成就的总和;

-          文明是野蛮时期后,人类社会发展的阶梯;

所有文明都表现人民与国家的生活时代,呈现文化发展的特征。历史上我们已知的古代文明存在有埃及、苏美尔、中国、克里特-迈锡尼等文明。

所有古代文明已经消亡。每一个文明都如同生命体,拥有独特的生命周期,不同的生命阶段:出现-发展-昌盛-衰败-灭亡。

当今社会所表现的是关于人类因破坏自然存在规则而灭亡的预言,危言耸听。

媒体报道(俄罗斯报2018年7月25日),来自184个国家的15000多名知名学者联名刊登了致所有地球居民的公开信。信中指出:25年来人类不但未能解决生态问题,甚至将这些问题严重恶化。九个主要威胁中人类只缓解了《臭氧空洞》问题,这也是因为不再使用氯氟烃的缘故。

不但如此,公开信的作者们也关注到,1/4世纪以来,人类人口增加了20亿,而其余的哺乳动物、爬行动物、两栖动物和鱼类的数量减少了30%。研究者们认为,如果继续保持这种速度,至2050年,全球人口将增长到90亿,也将直接导致生物多样性的灾难性与不可逆的减少。

科学家们提出能够减轻人类对地球生态系统不良影响的解决方案。其中包括: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以及减少不同废弃物的生产,创建新的保护区,推广绿色科技,利用经济因素改变人类消费方式等。俄罗斯的科学工作者们也在这封公开信中签名,其中包括:谢维尔佐夫生态与进化问题研究院、莫斯科大学、俄罗斯科学院地理学院、圣彼得堡国立大学、国际生态生命安全科学院的学者们。

有人会说,此类公开信,哪怕是所有诺贝尔奖获得者们签名,也不会产生任何效果,消费社会不希望牺牲自己的胃口,它是建立在:在我之后,哪怕洪水滔天原则之上,只给子孙后代留下无穷尽的烦恼。但人类发展的经验证明,如果科学界对社会的呼吁建立在确凿论证的基础上,努力并非白掷。近年来最为声名卓著的例子:2015年将近200个国家签订的巴黎协定,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控制全球变暖。而且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国家承担起责任,并在实施。意味着,科学界的声音终究被听取。

以简单的话语来说,危险来自于人类为满足自身无限制的需求,对自然资源过度的消耗。对自然的掠夺具有全球性的特征。现代世界格局无法制止这个过程。地球上200多个主权国家与地区,在自己的领土上按照自身的利益活动,但自然是一体的,只有一个大气圈、一个水圈、一个宇宙以及其他种种无法分割的组成部分。所以需要各国共同协商行动来保护生物圈。拯救地球上的生命需要遵从生态法则来建立与自然相处之道。这种社会的发展程度叫做生态文明。生态文明这一词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非常普及,它代表着中国共产党执政战略纲领。生态文明理念在2008年中国共产党第17次代表大会上首次提出;2012年十八大中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党章;201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通过了《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其中包括10项严厉的措施和30项具体任务。生态文明建设纲领中战略方向之一为在全球发展迅猛的《绿色经济》,中国人民与科学界也全力支持生态文明理念。国际生态生命安全科学院以及国际生态生命安全科学院中国分部也积极支持生态文明建设。充满活力的国际生态生命安全科学院院士蒋明君博士(1956.03.26 – 2017.04.10)创建并领导了国际生态生命安全科学院中国分部,不幸的是,他过早的因病离开了我们。蒋作为学者与组织者,代表中国分部积极活动在国际社会和联合国事务中,主办并参与了诸多的国际会议、论坛。他的学术主张阐述于《生态安全研究》(2012年出版,英文)等著作中,他的著作完全值得翻译成俄语等世界各国语言。因他的不幸逝世国际生态生命安全科学院中国分部的组织工作遭遇到困难,蒋明君投入在拯救地球生命这一使命中的正能量与思想,不应消逝,我们必须支持蒋明君的呼吁,并团结我们力量,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地球!

蒋明君的著作中强调着地球生物的共同体 – 植物、动物、微生物、和人类必须维护这个命运共同体。

image.png

建立在理智与科学成就基础上的生态文明必将成长。因此,生态学者们需要团结起来,尽快制定出全球各国、地区政府都认同的具体生态方案,立法针对生态的破坏者们,并建立法律惩处机制。

在结尾时仍需指出,一日未建立保护生物圈的科学逻辑体系,生态问题仍待解决。


Copyright © 2018.Company name All rights reserved.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