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泳新院士:美育心灵、携手共进
2019-01-02 01:21:56
美育心灵、携手共进
各位嘉宾、各位朋友:
大家好!很荣幸参加今天国际生态高峰论坛
活动!作为一名艺术工作者,我每天都要和艺术创作打交道,终日所想也与艺术和美息息相关。所以,我今天想和大家分享的呢,是我对“艺术与人类发展”的一些思考,总结起来就是八个字“美育心灵、携手共进”。
人类文明发展至今,物质生产能力极大提高,就全世界范围来看,对人类生存最大的威胁不是来自外部的自然条件、而是源自人与人之间内部的冲突,表现为不间断的地区冲突和文化冲撞。
我时常在想,面对这些社会问题时艺术家可以做些什么,或者说“美”能够发挥怎样的效果?艺术能否引导全世界在未来更好的发展,让全世界人民携手共进?
而我深信这是可行的!
首先,美作用于人的心灵,能够净化人心。在中国传统的书画领域,荷花意味着“高洁”,梅花意味着“傲骨”,竹意味着“气节”,而书画作品也是通过这些意象来传达作者内在的精神旨趣。通过艺术教育、通过审美活动,可以净化人的心灵,提升人的精神境界,也可以借助艺术作品来宣扬“和平”的理念和追求。
其次,美其实就是一种本能的,全世界共同的、通行的价值观。对美的追求是人类共有的本能,原始人类就有意的通过收集美丽的羽毛和贝壳来装扮自己,而对于美景、美人的欣赏同样也是人类共同的价值取向,人人生来爱美并追求美。
而战争与冲突无论是在屠戮生灵还是在破坏环境等层面,在倾向性上则显然是反人类、反美的,因而我也寄望于通过艺术、通过“全人类对于美的追求”这一共同的价值观来促成对于世界和平的价值选择。
最后,美的外延不仅止于艺术作品,美是生活。美不仅仅是艺术作品的创造,美存在于生活之中并且就是生活的一部分,“江上清风”与“山间明月”都是“造物者之无尽藏”,热爱美、追求美最终要转化为热爱生活、珍爱生命。
以上就是我对“艺术与人类发展”相互关系的几点思考,与诸位共勉!
孙泳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