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河院士参加纪念31届世界水日院士学术研讨会及中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高质量发展论坛
2023-03-22 14:12:23
2023年3月19日,纪念第31个世界水日院士学术研讨会及黄河流域生态保护高质量发展论坛会在北京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办公区如期召开。
研讨会上,院士们热烈的讨论了母亲河黄河、长江以及珠江河三条由西向东的母亲河流域的的生态保护和文化的挖掘,王河院士在谈到珠江河的时候就说,珠江河是粤港澳大湾区的母亲河,它连贯“9+2”,也就是中国南方的九个省和两个特区,然而,广东每年在水环境保护方面,下大力气保证“东江河”要供应生活用水给香港、澳门两个特区。王河院士还谈到珠江河由于伶仃洋出海口每年春季的受回潮的影响,导致香港、澳门的淡水含海水的咸味。所以,广东每年为了确保给香港、澳门提供生活饮用水,在珠江河的支流东江水的生态保护方面不遗余力做到最好的水质。
王河院士提到了珠江治理要以水质改善为主要目标,通过“消除黑臭、正本清源、活水循环、生态修复、景观提升、智慧管理”六个阶段,采用“清淤治标、截污治本、活水调理、生物治理、智慧检测”等形式,实现流域治理功能,守护珠江流域的生态屏障。在如何抓好“水文化、水科学、水产业、水产品、水金融”,构建全球健康水共同体的研讨会主题上,王河院士畅谈了挖掘珠江河流域水文化,打造广东高质量发展的两个案例:
东濠涌——中国首个河涌博物馆
王河院士在会上介绍了广东省高质量发展——老城市新活力,为美丽湾区而设计。展示了广州在保护珠江母亲河的建设和发展。在亚运会期间,设计了中国首个河冲博物馆,把广州的东濠涌的保护规划以及东濠涌历史上的人文风情,广州的好山好水,六脉皆通海,青山伴入城这个古城基底,既保护珠江母亲河,又把生态环境打造好。
随后还分享了东濠涌水系的治理措施,主要通过1.截污2.补水3.净水4.采用生态堤岸5.营造亲水空间6.创建东濠绿道7.配置沿岸植物这七个步骤,实现了河涌水质的根本好转,水体达到无色、无味、清澈、可触摸的效果。
正是这么一条小河涌,吸引起了时任中央政治局多位常委的关注。大家都亲切关怀、视察指导,给予了东濠涌——中国首个河涌博物馆高度的评价。
西濠涌(又称新荔枝湾涌)——老城市新活力
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广州市荔湾区西关历史文化街区永庆坊考察。关怀广州千年之都,城市建设要与传统保护更新相结合,也就是既要保护山海林田湖草沙。同时,习主席谆谆教导:要用绣花的功夫保护老建筑。
既要保护岭南建筑,传承岭南文化,又要在保护中更新,在保护中发展。所以从永庆坊到美食园,王河院士团队在挖掘荔湾传统饮食文化资源,打造汇聚广州传统美食的近一公里长的大型美食中心和旅游消费热点,使百年食街旧貌换新颜,焕发出四个出新出彩的西关传统美食的魅力。
从“世界水日”到“中国水周”,这次由联合国国际生态生命安全科学院中国院和北京新影响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共同组织的活动,呼吁倡导生态保护,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持。这次活动不仅可以推进生态保护工作,更能促进全球生态安全和经济的良性互动,展现了生态文明建设正以实际行动稳步推进的良好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