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健康治理新方案!黄正明院士首倡中医药'双循环'发展格局
2025-04-10 14:41:58
大会背景图
2025 年 4 月 5 日,河南黄河迎宾馆会议中心中华厅内气氛热烈,第四届岐黄文化国际学术大会在此隆重举行。本次大会聚焦岐黄文化传承与发展,吸引了众多业内专家、学者及各界人士齐聚一堂,共同为中医药事业的创新与进步出谋划策。
8 时 30 分,大会在庄严的国歌声中正式拉开帷幕,岐黄文化国际学术大会执行主席杨建宇担任开幕式主持人,他向与会人员介绍了到会领导及嘉宾。杨建宇介绍了本届大会主席,联合国—国际生态生命安全科学院副主席、中国院主席(院长),中国医药教育协会终身荣誉会长黄正明;河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原副主任、河南省中医药学会会长张智民;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书记 高泉等,并邀请黄正明院士、张智民会长、高泉书记分别作开幕致辞。
其中黄正明院士作为大会主席,致辞将开幕式推向高潮。他围绕中医药发展的现状与未来,从国际视野出发,提出了一系列富有前瞻性的观点,为中医药的国际化发展指明了方向。
黄正明院士致辞
首先,黄正明院士介绍了中国医药教育协会。作为主办方,中国医药教育协会做为行业先锋,获民政部注册,是全国先进社会组织、4A级协会,承担多项中央财政支持项目,旗下100 多个专业委员会、数万名专家活跃在慢病防治、中医药教育、健康教育,科研学术、教育培训、科普一线,公益活动足迹遍布全国 28个省市自治区和 4个直辖市,共计100多座城市。为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建康中国建设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其次,黄正明院士指出岐黄文化源远流长,其源头可追溯至远古时期。相传黄帝与岐伯论医,形成了我国最早的医学典籍《黄帝内经》。这部经典著作以整体观念为出发点,运用阴阳五行学说、脏腑经络理论,系统阐述了人体生理、病理,以及诊断、治疗、预防等方面的知识,对后世中医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也正因如此,岐黄逐渐成为中医的代名词,象征着博大精深的中医药文化。
近年来,中医药事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从国内来看,各级政府高度重视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为中医药事业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郑州市成功申报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示范试点项目,并入选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试验区,推动中医药振兴发展迈向新高度。与此同时,中医药在基层医疗服务中的作用日益凸显,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识并受益于中医药的独特疗效。在国际上,随着人们对健康需求的不断提高,以及对传统医学的重新认识,中医药逐渐走出国门,走向世界。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目前113个世卫组织成员国认可针灸等中医药诊疗方式,全球中医医疗机构达8万多家,海外各类中医药从业人员约有30万。中医药正以其独特的魅力和卓越的疗效,为全球健康事业贡献着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第三,黄正明院士也对过往的岐黄文化国际论坛作了回顾,指出每一届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其中第三届岐黄文化国际论坛吸引了众多国内外专家学者齐聚郑州,围绕岐黄文化举办了主论坛、十余场学术分论坛,以及岐伯祭拜大典、义诊等活动。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向全世界呈现了一场丰富多彩的中医文化盛会,极大地提升了中医药文化的凝聚力和国际影响力。而在推动中医药文化传播与交流方面,“侨行万里 一脉岐黄——华侨华人与中医药文化展”生动展示了华侨华人与中医药文化的紧密联系,促进了中医药在海外的传播与发展;“岐黄丝路”中医药诊疗技术国际培训班,为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培养了一批中医药专业人才,推动了中医药技术和文化的国际传播。
就本届大会的成功举办,黄院士指出以“弘扬岐黄文化,传承中医国粹”为主题,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它不仅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深入探讨岐黄文化内涵和时代价值的平台,也为推动中医药创新与发展,提高中医药服务能力指明了方向。本届大会不仅继续弘扬岐黄文化,而且还力推中医药产业发展。恰逢适时,今年,《2025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首次强调了“中医药事业与产业并重”的主题内容。构建中医药事业、产业协同发展新格局是大势所趋,今后中医药人要“事业、产业”两手抓,让中医药产业跨越迭代,培育新质生产力,实现高质量发展。
最后,黄正明院士对本次大会提出了几点期望:“希望各位专家学者能够以开放的心态,积极交流,深入探讨,碰撞出思想的火花,为岐黄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提供新思路、新方法;希望借助本次大会,进一步加强国内外中医药界的合作,整合各方资源,推动中医药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提升中医药的国际竞争力;希望通过大会的举办,让更多的人了解岐黄文化,认识中医药的价值,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良好氛围。岐黄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是我们共同的责任和使命。让我们携手共进,以本次大会为新的起点,弘扬岐黄文化,传承中医国粹,推动中医药事业和产业高质量发展,为增进人类健康福祉,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作出更大的贡献!”
会场照片
开幕式上还举行了大会启动仪式和新书发布仪式,标志着本次大会正式启航,同时也为中医药学术研究成果的传播提供了新的载体。
开幕式结束后,主论坛学术报告环节精彩开启。中国中医科学院学部委员、国医大师唐祖宣,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文化建设与科学普及专家委员会委员温长路,分别带来了精彩的学术分享,从不同角度阐述了中医药的深厚内涵与发展思路。河南省中医院主任医师吕沛宛则聚焦 “黄元灸技术推动治未病优势专科发展”,详细介绍了黄元灸技术在治未病领域的应用和优势,为中医特色技术的推广与发展提供了实践范例。
在随后举行的圆桌论坛环节,围绕 “岐黄学术传承创新发展” 和 “岐黄文创意产业发展” 两个主题,展开了深入的交流与讨论。嘉宾们结合自身丰富的临床经验和学术研究成果,就如何在新时代背景下更好地传承和创新岐黄学术各抒己见,提出了加强人才培养、推动产学研结合等一系列切实可行的建议。
本次第四届岐黄文化国际学术大会的成功举办,为中医药领域的专家学者搭建了一个高层次的交流平台,在促进岐黄文化传承创新、推动中医药国际化发展以及探索文化创意产业新机遇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也为中医药事业的蓬勃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必将在中医药发展历程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