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聚焦

坚守使命,院士工作站工作会议在新疆哈巴河县成功召开

2025-08-21 16:00:31

1755764909167916.png

哈巴河县委书记(左1)、县长(右1)与四位院士合影

2025年8月17-18日,经商议,由新疆哈巴河县政府主办,国际生态生命安全科学院中国分院院士工作站协办,新疆康元生物技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支持的“院士工作站工作会议暨哈巴河县农文旅商融合发展项目启动活动”在哈巴河县政府接待宾馆会议厅成功召开。哈巴河县县委、县政府、县人大、县政协领导及其相关部门负责人出席了会议,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学技术委员会(简称科协)批准成立的中国分院七个“院士工作站”和“协同创新中心”的主要负责院士出席了工作会议,并参加了上述项目的启动活动,参会共计200余人。

1755764914154271.png

会场全景:黄正明、龚巧玉、党永富、陶然四位院士在会场前排落坐

这次院士工作站工作会议,本着务实的态度,科学的视野,敬业的的精神,在政府的主导,院士工作站参与,承建单位支持下,围绕院士工作站的科研工作展开深入的研讨。其中包括工作站的建设情况,项目研究进展情况,面临的问题情况等分别进行了报告和研究,并达成了共识。

关于院士工作站,不得不把国际生态生命安全科学院(简称国际生态科学院)的情况说个明白。国际生态科学院是一个具有科研实力的国际科研机构,于1992年经“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决议建立;1993年由独联体国家共同发起,在俄罗斯圣彼得堡成立了全球性科研机构“国际生态生命安全科学院”;1994年经俄罗斯联邦司法部批准注册,成为俄罗斯国家认可的国际性科研机构;2000年被联合国新闻署批准注册,正式的成为“联合国-国际生态生命安全科学院”,(其全称为是,由联合国新闻署批准注册的国际生态生命安全科学院); 2004年这个科学院又被联合国经社理事会认可批准,并获得了“联合国经社理事会的特别咨商地位”。得到这一地位,就拥有参与联合国举办的所有开放性会议,并申请在联合国场所举办会议等活动的权利。目前国际生态科学院在全球20个国家设有85个分院、分部、中心,中国分院是其中之一。

根据中国的相关政策,远的不说,就说近期,党的二十大三中全会就明确提出,允许国际科研机构在中国落地,为中国的的科研事业助力。对此,经新疆科协批准,中国分院有7个院士工作站和协同创新中心下设在阿勒泰地域的哈巴河县,实现了“面向基层,面向边疆,面向需求”的愿望,并有11个院士参与其中。他们是:(1)黄正明《荣成哈克中草药院士专家工作站》;(2)陶然、宋达琳《新疆康元院士专家工作站》;(3)杨伟俊院士《新疆荣成哈克协同创新中心》;(4)党永富院士“新疆兴盛泰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过程中草药协同创新中心》”;(5)龚巧玉院士“新疆哈巴河县北园春水产《协同创新中心》”,其中还有王河,刘泽珙、彭培根院士”;(6)杨德业院士“新疆哈巴河《思佗珍草协同创新中心》”;(7)刘焕兰院士“《新仁堂协同创新中心》”。由此可见,由11个院士参与的7个院士工作站和协同创新中心形成了一个强大的科研群体。其中涵盖了多个科研领域,其中包括新疆阿勒泰地域的中草药产业,养生保健的沙棘产业,饮用水产业,中医药临床医疗产业,还有过程中草药的土地治理产业等。

1755764894155195.png

蒋平安院士、黄正明院士、杨伟俊院士乌鲁木齐会谈合影

院士工作站工作会议对其科研工作取得的进展和成绩分别进行总结。总结表明,黄正明院士工作站和杨伟俊院士的协同创新中心,共同参与研究推进的哈药新药“柯孜木可颗粒”已进入国家批准的三期临床试验,有望成为新疆哈哈萨克族为数不多一种新药,为开创哈药高质量发展带来了新的希望。陶然沙棘院士工作站,对于沙棘天然成分深入开发研究成药与新疆康元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签订了合作协议。这是本科学院又一新的创举,对于沙棘资源的开发利用增添一种新的途径。龚巧玉院士饮用水研究也有新的收获。她瞄准哈巴河的水资源,寻找到了优质的矿泉水源头,常年不间断的矿泉流出,经国家权威机构检测,其水质优良,适合开发利用。为此,龚巧玉院士携投资商投资,并与哈巴河县签订了合作协议,启动了开业奠基仪式。党永富院士的“三土三方”已被哈巴河相关机构认可,表示进一步引用技术,用于哈巴河不良土壤的治理。由此可见,院士工作站的工作业绩可圈可点,坚守使命,不负众望,较好的完成了院士工作站应该履行的任务与责任。

1755764899980509.png

四位院士参加产业发展项目活动启动仪式与领导们合影

院士工作站会议还对当前面临的挑战进行了深刻分析:

(1)地理位置偏远:哈巴河县地处祖国西北边陲,位置偏远。这可能导致对高端人才的吸引力相对较弱,人才的引进和留存难度较大,同时也不利于与外界的科技交流与合作,增加了技术引进和成果转化的成本与时间。

(2)产业基础薄弱:阿勒泰地区中药材产业链不完整,中药材人才资源匮乏,科研条件、科研水平和科研能力较弱于发达城市,哈巴河的其他产业也存在类似问题,这使得院士工作站的科研成果转化和产业应用面临一定困难。

(3)配套设施不足:尽管当地政府建立了专项保障机制,但相较于发达地区,哈巴河在科研基础设施、生活配套设施等方面仍存在差距,如高端科研设备的配备、便捷的交通网络等,这可能会影响院士团队的工作效率和舒适度。

(4)科研经费不足或短缺,直接影响到项目研究的进程。

1755764906173115.png

院士们参加由院士工作站支持的天然矿泉水厂奠基仪式合影

当然,院士工作站也面临许多利好机遇:

(1) 政策支持力度大:新疆设立了100亿元人才发展基金推进人才强区建设,哈巴河县也依托县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院士协同中心专项保障机制,统筹协调研发场地、设备进口等关键需求,开辟项目审批绿色通道 。这些政策为院士工作站的建设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2)资源禀赋独特:哈巴河县是农业大县、生态大县,水资源丰富,气候独特,拥有优质的冷水鱼资源、沙棘资源和中药材资源等 。院士工作站可以依托这些资源,开展相关的科研项目和产业开发,如龚巧玉院士协同创新中心专注于冷水鱼产业,陶然院士专家工作站致力于沙棘高值化加工等 。

(3)产业发展需求迫切:哈巴河县正处于产业升级的关键阶段,对科技创新和人才的需求极为迫切 。院士工作站的成立,能够为当地产业发展提供强大的科技支撑和智力支持,助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培育新兴产业,如黄正明中草药院士专家工作站推动了阿勒泰地区中草药上、中、下游产业融合发展。

总而言之,通过这次院士工作站工作会议,总结过去,展现当下,展望未来,增强了凝聚力,加强了组织力,激发了科研活力。

 

 

 


Copyright © 2018.Company name All rights reserved.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