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达琳
2019-07-11 10:47:39
宋达琳,2019年当选为院士。 生物医学家,青岛大学附属市立医院老年医学临床专家、教授,医学博士,毕业 于比利时布鲁塞尔自由大学医学院,优秀留学归国人员,青岛市优秀学科带头人、卫生系统 专业技术拔尖人才。特聘于青岛大学、南京医科大学和大连医科大学硕士生导师,荷兰格罗宁根大学博士生联合导师。
曾在德国杜塞尔多夫老年医学中心进行项目研究,赴美国、荷兰、日本 等国家短期访问。长期与国内外著名大学紧密合作,其中包括中科院资深院士、美国耶鲁大学 项目、深圳大学生命科学院项目等。主持国家基金及省市课题 8 项,出版学术专著 5 部,国 内外期刊发表论文 100 余篇,主要专利 3 项,获得省市科技进步奖 15 项,出版 2 本呼吁和 平反恐的文艺类书籍。
主编里程碑式专著《现代分子心血管病学》 (人民卫生出版社),构建了完整的分子心血管病学科框架,近百万字涵盖了从基础到前沿的最新知识;是继美国早期该领域专著十年后的唯一专业著作,成为国内科研和临床的重要参 考书。
主编的《老年心脏病学》(科学出版社)被多所高校指定为专业考研书目;
主译欧洲心 脏病学会(ESC)主席 J. Bax 的《心血管病影像学临床实践手册》,得到该主席邀请赴荷兰莱 顿医学中心会晤和中文版推荐。
作为国内最早采用血管内超声斑块影像结合液相蛋白 芯片检测血管相关因子研究团队的重要成员,创新性提出“血管重构的年龄机制”、“评估血管 重构的新模式”以及“弥漫性斑块形成机制”等现象、学说和技术指标,连续获得省市课题资 助,在国内外一流杂志发表并取得多项科技进步奖。
主持 2013 年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 病探索基金项目,通过建立 PCI 术中硝酸酯药物后处理的新模式改善了心肌再灌注损伤, 并从形态学、氧化应激、心肌细胞凋亡和炎症反应等机制研究取得可信的科学证据,发表论 文和取得发明专利,成果临床应用对心肌保护起到重要作用。
积极致力于提高老年人 认知功能与记忆、平衡功能等退化性问题,以及早期诊断和干预老年痴呆症;特别是在糖尿 病与阿尔茨海默病(AD)的共病机制方面成绩斐然,与深圳大学倪嘉缵院士团队合作发现尿液 中特异性多肽,提出炎症反应基础上的病理演变,还进行了大样本临床分析,国内外率先提 出“糖尿病肾病是发展成 AD 的独立危险因素”,该成果在每两年一届的“深港 AD 国际论坛”宣布,得到国内外同行的广泛重视。
主要学会任职包括中国老年学会委员、中国保健学会心血管病分会和老年晕厥学会委员、 山东省老年医学会委员兼心血管病组副组长、山东省康复学会委员、山东省心功能学会委员、 青岛市老年医学会副主任委员等;美国耶鲁大学 PEACE 项目核心专家,荷兰格罗宁根大学医学院 联合博士培养导师(co-advisor),国际高端医疗 VIP World Medical 国内权威治疗心脏内科&老年内科专家组长,Brain Research(IF:2.8)审稿专家,Endocrine, Metabolic & Immune Disorders - Drug Target(IF:2. 4)审稿专家,British Journal of Medicine and Medicine Research (ISSN: 2231-0614) 审稿专家。
主要学术专著
《血管重构》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9,40 万字 主编(在编)
《老年用药新概念》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1,30 万字主编
《现代分子心血管学》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1,100 万字 主编
《心血管影像临床实践手册》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31 万字 主译
《老年心脏病学》科学出版社 2007,70 万字 主编
文学作品:
《波士顿铭记的中国女孩》辽宁人民出版社 2014 年 23 万字(中英文双语)
《晚来天欲雪》国际文化出版社(香港)10 万字(中英文双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