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焕兰院士:中医如何治疗“新冠肺炎”?
2020-02-12 09:48:18
2020-02-12 全养生
新冠肺炎,属于中医“瘟疫”范畴,为烈性传染病,应采取中西医结合的方法,西医对症处理,中医辨证治疗,还可用食疗辅助,促进疾病痊愈,身体尽快康复。有发热、干咳、乏力,即到医院检查,如确诊新冠肺炎,必须住院隔离治疗!
分型:潜伏期1—14天,平均为3—7天。
轻型:症状轻微,仅有低热,轻微乏力,影像学无肺炎表现。
普通:发热、干咳、乏力,影像学可见肺炎表现的。
重症:呼吸窘迫,重症患者多数在一周后出现呼吸困难。
严重:呼吸衰竭,出现休克。
诊断:新冠肺炎的诊断依据。
1. 发热,呼吸道症状;
2. 肺炎影像学特征:早期呈现多发小斑片影及间质改变,进而发展为双肺多发磨玻璃影,侵润影,严重者肺实变;
3. 发病早期白血球正常或降低;
4. 呼吸道,血液标本等新型冠状病毒核酸阳性
症状:发热,干咳,乏力,舌质红,脉数等为风热袭肺之证。
组方:银花15g、连翘15g、桔梗15g、淡竹叶10g、生甘草5g、荆芥5g、淡豆豉5g、牛蒡子15g、柴胡15g、浙贝15g、青天葵10g、鱼腥草30g、板蓝根15g、薄荷5g(后下)。
功用:清热解毒,宣肺透邪。
按语:吴鞠通《温病条辨》“凡病温者,始于上焦,在手太阴。”其创银翘散,用于温病初起,风热病毒性感冒,为加强解毒效果,可以加青天葵、鱼腥草、板蓝根,发热加柴胡,咳嗽加浙贝。使用银翘散时,不用过于苦寒之剂,剂量也不宜过重,煎药时间也不宜过久。
中成药:莲花清瘟胶囊。清瘟解毒,宣肺泄热。用于治疗属热毒袭肺证。
灌肠疗法则可以通过肠道给液的方式,达到杀死或有效降低病毒分布浓度的作用。
操作方法:用温开水600ml兑入药液适量,保留灌肠15分钟,1次/日。
药物选择:理论上很多药物均可通过肠道给液进行治疗,以下仅举例说明。
(1)恶心,纳差为主者,予藿香正气水30-50ML;
(2)伴发烧者,予小柴胡颗粒2-3包;
(3)伴有口渴,舌红,痰多色黄者,予清开灵注射液5支;
(4)如果只是被隔离观察而无症状者,可以选择咖啡煮水灌肠(利用咖啡液的酸性刺激肠壁,促进大肠蠕动,杀死直肠中坏菌,使大肠中的毒素及时排出);
(5)酵素灌肠,肠道是人体最大的微生态系统,掌管着人体70%以上的免疫功能,也是人体最大的免疫器官。酵素溶液可加快消化系统生化反应的速度,促进益生菌的生成,利于维持肠道微生态的平衡,免受很多种疾病的困扰。
如果能有中医师根据四诊,开具中药处方,熬制后灌肠,实为最好。通常,发热的患者,灌肠一至两次,体温即降,而且不易反弹。
1、葛根莲子汤
材料:葛根30g、白莲子15g、百合15g、南杏仁15g、桔梗10g、甘草5g、猪脊骨100g,盐适量。
功用:清热解毒、润肺止咳。
制法:
(1)将葛根、白莲子、百合、南杏仁、桔梗、甘草洗净,浸泡30分钟左右;
(2)猪脊骨斩块,用沸水焯后,清水冲洗干净;
(3)将材料同入砂锅大火煲开,后用小火慢煲1h,加盐调味即可。
按语:适合风热证者饮用。
2、毛桃脊骨汤
材料:五指毛桃30g、茯苓15g、薏米15g、粉葛15g、淮山15g、猪脊骨100g,盐适量。
功用:清热解毒、健脾祛湿。
制法:
(1)将以上材料洗净,浸泡30分钟左右;
(2)猪脊骨斩块,用沸水焯后,清水冲洗干净;
(3)将材料同入砂锅大火煲开,后用小火慢煲1h,加盐调味即可。
按语:适合湿热证者饮用。
症状:身热不退,咳嗽黄痰,腹胀,便秘,舌质红,苔黄燥,脉滑数等为疫毒闭肺之证。
组方: 玄参15g、麦冬15g、生地15g、大黄10g、芒硝(冲服)5g、鱼腥草20、柴胡15、虎杖15g。
功用:清热解毒,增液通便。
按语:吴鞠通《温病条辨》 “承气本为逐邪而设,非专为结粪而设也。”釜底抽薪,增水行舟,通腑泄热,邪有去路。可加鱼腥草、柴胡,清热宣肺解毒之力更强。
中成药:安宫牛黄丸。清热解毒、镇惊开窍。用于热病、邪入心包、高热惊厥、神昏谵语。
处方:当归10g、知母10g、花粉10g、白茅根30g、麦冬20g、枳壳10g、杏仁10g、瓜蒌30g、射干10g、桔梗10g、生甘草5g、茯苓15g、石斛12g、化橘红3g、鲜竹沥150-200ml。
功效:清热化痰,润燥生津
按语:此方系清代著名医家唐容川《血证论》中的豁痰丸,主治外邪入里化热或素体蕴热,内热灼津,煎津为痰,痰阻肺窍而出现的呼吸急促,胸闷气短,痰液粘稠难出或黄或白或成脓块,甚至出现神识不清,舌红或淡白或光剥或黄腻的症状和体征。加化橘红治痰克星,痰去咳除。
1、鱼腥草汤
材料:鱼腥草20g、白茅根10g、芦根10g、苹果干15g、雪梨干15g、金银花5g、猪脊骨100g。
功用:清热解毒。
制法:
(1)汤料洗净放置瓦煲内,加水适量;
(2)将猪脊骨洗净,切成小块,放入瓦煲,用武火煮沸转文火煲1h;
(3)加入适量盐调味。
按语:用于身热、便秘、苔黄者饮用。
2、汉果瘦肉汤
材料:罗汉果1个、玉竹10g、沙参10g、霸王花10 g、雪梨干5g、淮山5g、枸杞5g、红枣2个、瘦肉50g。
功用:滋阴润肺。
制法:
(1)汤料洗净放置瓦煲内,加水适量;
(2)将猪肺,也可用瘦肉洗净,切成小块,放入瓦煲,用武火煮沸转文火煲1h;
(3)加入适量盐调味。
按语:用于口渴、干咳、便秘等。
症状:手足心热,气短乏力,口干,便秘,舌淡红,脉弱等为阴液亏虚之证。
组方: 炙甘草15g、干地黄15g、白芍15、麦冬15g、阿胶5g(溶化)、麻仁10g、西洋参5g。
功用:甘润生津,滋补肝肾。
按语:邪热伤阴,余热未清。久热伤阴,低热,咳嗽等。吴鞠通《温病条辨》“温病者,津气生虚”,温病后期邪少虚多,应重视固护阴津,余邪自解,低热自退,真阴恢复。
中成药:生脉饮口服液。益气复脉,生津止渴。用于气阴两亏。
1、石斛猪骨汤
材料:西洋参5g、石斛10g、南沙参10g、淮山15g、百合10g、猪脊骨100g。
功用:滋阴清热。
制法:
(1)猪脊骨先用开水焯后,晾干切块;
(2)将药材洗净后,浸泡1h;
(3)将猪脊骨和药材放入砂锅,加水适量,先用武火煲开后,改用文火,用时1h左右,最后加盐调味。
按语:适合阴虚亏损,五心烦热者饮用。
2、莲子淮山汤
材料:党参15g、玉竹10g、百合10g、白莲子10g、淮山15g、枸杞5g、红枣2个、猪脊骨100g。
功用:健脾养肺。
制法:
(1)汤料洗净放置瓦煲内,加水适量;
(2)将猪脊骨洗净,切块,放入瓦煲,用武火煮沸转文火煲1h;
(3)加入适量盐调味。
按语:适用于气短、倦态乏力、纳差、便溏、舌淡胖、苔薄白者饮用。
3、橘红脊骨汤
材料:陈皮5g、橘红5g、淮山15g、茯苓15g、黄介子5g、猪脊骨100g。
功用:化痰祛湿
制法:
(1)将药材洗净,用水浸泡30分钟左右;
(2)猪脊骨斩块,用沸水焯后,清水冲洗干净;
(3)将材料同入砂锅大火煲开,后用小火慢煲1h,加盐调味即可。
按语:适合身重困倦,痰湿者饮用。橘红有理气化痰,润肺止咳之功效。
4、金线莲鸽子汤
材料:材料:鸽肉1只,金线莲5g(新鲜品30g)、蜜枣2个,盐适量。
功用:清热凉血,除湿解毒。
制法:
(1)将鸽子宰杀洗净切块,放入炖盅,加水适量,锅内加水后,放入炖盅,先用大火,水开后改用文火炖30分钟;
(2)金线莲洗净,若是干品则用水浸泡30分钟左右,鲜品洗净不用泡;
(3)鸽子炖至将熟,加入金线莲,蜜枣,再炖15分钟,加盐调味即可。
按语:本方为扶正祛邪食疗方,用于大病初愈、体质虚弱者。
鸽肉性平,味咸,补肝肾,益气血,祛风解毒等功能。《本经逢原》说:“久患虚赢者,食之有益。”民间有“一鸽胜九鸡”的说法。现代研究认为:鸽肉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肉嫩味美的珍禽。鸽肉的蛋白质含量在22%以上,而且容易消化吸收。
金线莲性平味甘,清热凉血,除湿解毒,止咳。入肾、心、肺三经,能全面提高人体免疫力,增强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主治肺热咳嗽、支气管炎等。含多糖、甾体,多种氨基酸,微量元素等,具有营养、抗衰老、调节人体机体免疫的作用。
养正避邪是中医抗击新冠肺炎的原则和大法,预防需“避之”,治疗当“祛邪”。早中期以攻邪为主,后期以扶正为要。通腑排毒,是祛邪的重要环节。大便一通,喘促一降,高热一退,就能化危为安。若能配合食疗则有助于疾病痊愈,防止大病复发,以及促进身体早日康复。
【一】【一】初期:推荐银翘散加减初期:推荐银翘散加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