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活动

刘焕兰院士:养生有什么作用?——保健!

2020-07-14 11:36:36

2020年7月14日

养生,又称摄生。《老子·五十》曰:“摄,养也”,乃保养身体、维持生命之意。  * 保养身体。《老子》曰:“盖闻善摄生者,陆行不遇兕虎,入军不被兵甲。”唐·白居易《病中作》诗:“久为劳生事,不学摄生道。” 王西彦《静水里的鱼》曰:“虽然这样,乡村恬静的生活,究竟比外面困顿奔波的情形更适宜于摄生养性。”  * 维持生命。晋 左思 《吴都赋》:“土壤不足以摄生,山川不足以周卫。”  《庄子·养生主》指出:“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亲,可以尽年。” 养生有保健、美容、康复及益寿等作用!

image.png

  1. 养生保健

    养生的第一个作用,就是保健,即保持身体健康,包括身体和心理两个方面,也即是《黄帝内经》所说的“形与神俱”,这是健康的标志。养生是方法,

怎样达到保健之目的?“其知道者……德全不危”。那些懂得养生方法的人,全面符合养生之道,所以不会受到疾病的危害。人生不离养生,做到健康人生!

image.png

1.1 少儿养生,日渐滋长

    少儿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就能健康成长。梁启超在《少年中国说》指出:“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

少儿的五脏六腑的特点是“成而未全,全而未壮”,需赖先天元阴元阳之气生发,后天水谷精微之气充养,才能逐步生长发育,直至女子14岁,男子16岁左右,方能基本发育成熟。因此,在整个少儿时期,都是处于脏腑娇嫩,形气未充状态。

image.png

1.2 青年养生,茁壮成长

WHO指出:青年是18岁到34岁,养生可以延至到44岁,甚至到65岁;青年人是国家的未来,就像早上八九点钟的太阳。青年人的健康,是为中年事业的辉煌,老年生活的幸福,奠定良好基础的时期。

不良生活习惯,坐姿不正,驼背高发,双肩走位之因;躺着或走路看手机,看书写字光线不足,不注意用眼卫生,从而引起近视。根据有关调查,我国小学生的近视率达35%;中学生的近视率70%;大学生的近视率达90%,研究生个个都近视,我国是个近视眼大国,7亿人患近视。如此高发,后患无穷。

image.png

1.3 中年养生,形体健壮

45岁至59岁,养生可以延至66岁至79岁。中年人是单位的骨干,家庭的支柱,往往工作压力过大,经济负担过重,如不及时舒缓,亚健康问题严重,甚至猝死频发。

明代医家张景岳《类经》强调:“中年修理,再振根基”,不仅充分体现了《黄帝内经》“不治已乱治未乱”的思想,而且还强调了人对自身寿命的主动性。应当抓住时机,于中年时期,认真“修理”其元气之亏损和改掉诸多恶习,以再振根基,将一个健康体魄带到更为美好的老年时期。 

我有一个四十几岁的病人,第一次来看病的时候,是家里人硬逼着来的。我看了看他的脸色,给他按了脉,问他是不是经常熬夜,他说:“我一直有熬夜的习惯,这么多年从没出过问题,习惯了,没事的。”还强调说他身体一直很好,连感冒都很少得。我又问他是不是最近总觉得累,晚上睡觉还爱出汗。他想了想说,还真是这样。我给他说,这是肝阴亏损,要是还不注意,恐怕以后会得肝病。

过了几个月,这个病人再次来看病,他的症状较前更明显了,检查后诊断为乙肝,需要住院治疗。这个病人很难相信自己得了这么一个病,一个劲地感叹自己年轻时身体多好,怎么劳累辛苦都不觉得。我给他说,人活过了四十岁,就算过了一道分水岭,这后面的岁月,是开始走下坡路的,要是还像年轻时那样折腾,身体肯定就撑不住了。

image.png


1.4 老年养生,健康且寿

传统观念认为,60岁以上就是老年人了,养生可以延至80岁以上,到99岁才被称为老年人,到了老年阶段,只要注重养生,照样可以做个健康老人,前提不仅在老年阶段做好养生,而是要在老年到来之前,就应防范于未然。早在二千多年前成书的《黄帝内经》,就已经强调养生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不养生,“半百而衰”,60岁是老年人,七十古来稀;重视养生,80岁才是老年人,而且可以“度百岁乃去”。

老年人如果缺乏锻炼,活动减少,肌肉就会萎缩,内脏功能逐渐衰退。老年人最常见的毛病就是失眠和便秘。

中医认为“六腑以通为用”,现代研究发现,人的衰老与“自身中毒”有关,大肠中的腐败食物和细菌产生的毒素,约如果不能及时排出,被机体吸收后可使人慢性中毒。汉代医家王充,在其所著的《论衡》中指出:“欲要长生,肠中常清;欲得不死,肠中无滓。”强调每天要通行大便。唐代医家孙思邈也说过:“便难之人,其面多晦”,可见,“粪毒”对健康的危害。

案例:有位退休老干部找我看病,主诉就是便秘,有时3~4天1次,长则一周,甚至十几天1次。他说自已能吃,每餐一碗多饭,还吃好多菜,但就是没有大便,自已都怀疑吃进去的东西都到哪里去了?我没有给他开药,病已经十几年了,什么药都吃过,中药、西药,内服药、外用药等,再开药也没有多大的效果了。我开的处方1:每天锻炼1次,每次1小时,每3天爬一次白云山;处方2:每天大笑3次,每次笑足1分钟,最好笑到肚子痛。如此可以促进胃肠蠕动,大便就能排出。坚持3个月好转,1年不药而愈。 

image.png

养生是方法,保健是目的。确保少年、青年健康成长,到中年、甚至老年都活得健康,切实有点难,但通过不懈的努力,人生不离养生,全养生就是要求每一个人,都要把养生贯穿整个生命周期,才能做到健康人生。

image.png









Copyright © 2018.Company name All rights reserved.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