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菌草之父”林占熺莅临青海指导,菌草技术开辟青海绿色产业新赛道
2025-10-16 11:03:48
2025年10月11日至13日,“菌草之父”、国际生态生命安全科学院院士、福建农林大学国家菌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林占熺院士一行,应邀请对青海省西宁市、海南州等地的菌草推广示范基地进行了为期三天的实地考察与技术指导。
亲切会见,共谋发展
考察伊始,西宁市委常委、副市长王刚,市农业农村局局长杨秀玲等领导于11日晚在青海宾馆会见了林占熺院士一行,对专家团队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双方就菌草技术在青海的应用前景进行了深入交流。
实地测产,成果喜人
12日,在林占熺院士与西宁市农业农村局局长杨秀玲等陪同下,考察组前往海南州贵德县菌草基地。在贵德县德成种植专业合作社,专家团队受到海南州政府副秘书长、州科技局局长谢康勇等的热情迎接。现场对试验田中的巨菌草进行了抽样测产。结果显示,三个取样点的巨菌草株高介于4.30米至4.58米之间,折合亩产高达19至22吨,展现了菌草在高原地区优异的生物量积累能力。
历史见证,重大突破
随后,团队前往贵德县尕让乡松巴村调研。林院士团队曾于2013至2016年间在此示范推广巨菌草与“绿洲1号”。令人振奋的是,当年种植的“绿洲1号”菌草在海拔2160米的松巴村已成功自然越冬逾十载,这标志着菌草在青藏高原黄河流域适应性种植取得重大突破。现场,一株自2014年存活至今的“绿洲1号”植株高达6米以上,生机勃勃,分枝近百,获得了在场领导与专家的高度关注与评价。
指明方向,循环发展
13日,林院士一行在西宁市农业农村局等相关负责人陪同下,考察了汇丰公司菌草基地。在参观了面积达13万平方米的现代化智能温室后,林占熺院士特别强调了推进“三物融合发展”的理念。他指出,应构建“植物—菌物—动物”的生态循环产业链:以菌草秸秆加工成菌包进行食用菌生产,废弃菌包用于饲养动物,动物粪便还田促进菌草生长;同时,菌草叶片可直接饲喂动物,形成资源互补、循环利用、三产协调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林占熺院士此次青海之行,不仅验证了菌草技术在高海拔地区的适应性与高产潜力,更为青海菌草产业的未来发展提供了关键的技术指导与创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