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协同,健康共生 2025生态安全生命健康发展会议报道之三会议成功见担当
2025-10-31 09:25:03
近日,以“生态相同,健康共生”为主题的2025生态安全与生命健康发展会议在各方瞩目下圆满落下帷幕。本次会议不仅是全球生态安全与生命健康领域的一次思想盛宴,更是在复杂国际形势与日益严峻的生态挑战下,凝聚共识、展现担当、擘画蓝图的关键之举。会议的成果,深刻印证了在共同家园面前,人类命运紧密相连,协同行动方能行稳致远。

会后,我曾连续写了两篇关于对大会的报道,即:报道之一,“会议筹备见真情”;报道之二,会议召开见协同。今天写的第三篇报道为“会议成功见担当”。真情,主要表述韩平院士对筹办会议的付出和努力;协同,主要讲会议的召开顺利而归于多方的协同和配合;担当,主要描述会议的成功在于责任和使命。

一、 宗旨高远:凝聚共识,应对共同挑战
举办此次会议,旨在回应时代之问、全球之需。当前,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丧失、新型公共卫生风险等议题交织叠加,对全球生态安全与人类生命健康构成前所未有的威胁。“生态协同”强调了地球生态系统的整体性与相互依存性,任何区域的环境问题都可能产生广泛的连锁反应;“健康共生”则指明了人类福祉与生态系统健康之间不可分割的联系,追求的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可持续发展路径。会议通过搭建国际高端对话平台,汇集全球顶尖学者、政策制定者与实践者的智慧,旨在深化对生态安全规律的认识,探索生命健康保障的创新方案,推动构建公平合理、合作共赢的全球环境治理体系。其成功举办,对于统一行动步调,提振合作信心,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二、 影响深远:引领国际生态安全领域新方向
本次会议对国际生态安全领域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首先,它进一步巩固了“生态安全是国家安全乃至全球安全重要基石”的共识,将生态安全议题提升至更核心的战略高度。与会院士专家分享的最新研究成果与实践案例,为全球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环境污染防治、突发环境事件应对等提供了宝贵的知识积累与技术借鉴。其次,会议强调了跨学科、跨领域合作的重要性,推动了生态学、环境科学、医学、公共卫生、社会科学等多学科的深度融合,为系统性解决复杂生态健康问题开辟了新视野。此外,会议倡导的“健康共生”理念,促使国际社会更加关注环境退化对人类健康(尤其是脆弱群体)的直接与间接影响,推动了“同一健康”(One Health)理念在全球范围内的深化实践,为后疫情时代的全球生态健康治理注入了新动力。
三、 担当彰显:中国分院的主办作为与卓越贡献
作为会议的主办方之一,国际生态生命安全科学院中国分院(以下简称“中国分院”)在此次会议中展现了高度的责任感与卓越的组织能力。从议题设置到嘉宾邀请,从学术交流到成果宣介,中国分院始终秉持开放包容、合作共赢的原则,确保了会议的高质量与广泛影响力。这充分体现了中国分院在推动全球生态安全事业发展中的主动作为与积极担当。中国分院不仅成功搭建了国际交流的桥梁,更展示了中国在生态文明建设、绿色发展、生命健康保障领域的坚定决心、先进理念与丰硕成果。通过分享中国经验与中国智慧,如生态保护红线制度、污染防治攻坚战、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中医药在疾病预防与治疗中的独特价值等,为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提供了有益参考,彰显了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在推动构建地球生命共同体中的建设性角色。
四、 前景广阔:深化区域合作,共绘未来蓝图
会议的又一重要成果,是进一步明确了与国际生态生命安全科学院远东分院、北高加索分院深化合作的方向与路径。基于“生态协同”的认知和“健康共生”的目标,各方均表达了加强区域协同、共享发展机遇的强烈愿望。

其与远东分院合作: 可重点围绕跨境生物多样性保护(如东北虎豹栖息地)、跨界河流流域综合治理、应对气候变化对极地及亚极地生态系统的影响、边境地区传染病联防联控等领域开展联合研究、技术交流与人员培训,共同维护东北亚区域的生态稳定与人民健康。

其与北高加索分院合作: 可聚焦于山区生态系统保护与恢复、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地质灾害风险评估与防控、传统医药知识挖掘与现代应用,以及在高山旅游生态承载力评估、特色生物资源可持续利用等方面探索合作潜力,促进该地区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通过建立常态化的交流机制、共建联合实验室或研究中心、共同申请和实施国际科研项目等方式,这些合作将不仅有助于解决区域性的特定生态安全问题,更能为跨大陆、跨文化的生态合作树立典范,丰富全球环境治理的实践。
结语
“2025生态安全生命健康发展会议”的成功举办,是一次理念的共鸣、一次智慧的碰撞、更是一次行动的启航。它以实际行动证明了,面对全球性的生态与健康挑战,唯有秉持“生态协同”的共同体意识,坚持“健康共生”的价值追求,勇于担当,深化合作,才能有效应对风险,共创美好未来。中国分院及其合作伙伴所展现的领导力与协作精神,必将激励更多力量投身于这项崇高的事业,为守护我们唯一的蓝色星球、保障全人类的生命健康与永续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前路漫漫,唯担当者进,唯合作者赢。
 
									 
									 
									 
									 
									